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63章 懷疑人生的印度設計師

整個航空工業的低效率,導致LCA作為國產飛機,但在成本上卻並沒有什麼優勢。

如果單算經濟賬,那米格29UPG反而是更划算的選擇。

看著低頭沉默不語的那拉亞,蒂普尼斯又繼續道:

“而且,既然華夏能夠修改殲10的設計,把它變成一種多用途戰鬥機,那難道我們就做不到麼?”

他這句話的本意,大概是用一下激將法。

然而不說還好,一說出口,反而讓那拉亞更加氣不打一處來——

你要不要看看咱們倆國家的實際情況差距有多大?

在LCA之前,斯坦航空公司在設計研發領域唯一的經驗就是不算成功的HF-24“風神”。

不光裝備量小,飛機設計也是在不斷變更的要求中來回徘徊。

就像現在的LCA一樣。

而華夏人在研發殲10之前,就已經成功對米格19和米格21進行了深度改進,幅度大到連米格設計局來了都認不出來,還獨立研發了一種體量更大的第二代截擊機。

這些型號加在一起,總的生產量已經達到了四位數。

兩邊除了都頂著一個“第三世界大國”的名號以外,根本就沒有任何共同的地方。

當然,這些東西也就是在心裡面吐槽一下,說是不可能說出口的。

“這……當然做得到。”

那拉亞自己畫的餅,此時也只好自己硬著頭皮點點頭:

“只是修改方案,難免又需要幾年時間,而且飛機升級不只是我們設計團隊的工作,生產線上的工程師和工人也需要一定的工作量才能維持熟練度……”

“所以。”

還沒等博士說完,蒂普尼斯就搶先回答道:

“我們不是還留下了18-24架的訂單麼?”

“可是數量太少,產線根本維持不了幾年……”

“可華夏人的早期型殲10是1997年首飛的,到現在不過4年,升級型號就已經服役了。”

蒂普尼斯已經完全不再掩飾自己希望和華夏對標的真實想法:

“如果維持低速生產的話,20架左右的飛機,應該足夠生產5-6年了吧?”

“?”

那拉亞覺得自己的血壓已經快要爆表了。

他甚至能清晰地感受到,自己額角的血管正在砰砰直跳。

必須承認,這種“別人家孩子如何如何”的話術能一代代傳承下來,那絕對是有原因的。

別的不說,拿來堵嘴絕對好用。

此時的那拉亞,就處在這樣一種有苦說不出的狀態……

……

最終,那拉亞博士也沒能說服蒂普尼斯改變想法。

當然,也或許如後者所說,這實際上是瓦傑帕伊總理的意見。

如果真是如此,那空軍參謀長也確實無可奈何。

“頭兒,我們……接下來怎麼辦?”

站在工廠門口,那拉亞的助手,薩拉·古普特向他詢問道。

眼神中帶著些茫然。

“先維持原計劃不變,繼續準備TD2的首飛,和TD3的總裝。”

那拉亞強迫自己鎮定下來:

“如果現在就中斷對MK1型的測試,直接啟動升級專案,我們會面臨非常大的困難。”

古普特無奈地嘆了口氣,然後點點頭。

一時間,二人相顧無言。

沉默了一會之後,古普特才重新開口道:

“但是說起來,為什麼華夏那邊……”

他的問題才開了個頭,就被那拉亞一揮手打斷了:

“華夏那邊的情況,我們沒必要去管。”

“事事盯著別人,對我們自己沒什麼好處……”

話雖如此。

但實際上,那拉亞最近幾年確實很疑惑,華夏人到底是吃了什麼靈丹妙藥,如同變戲法一樣從口袋裡掏出各種奇奇怪怪的先進技術。

以前,雖然雙方之間也有差距,但勉強還算能坐在一桌吃飯。

但這才五六年的功夫,別人就已經跟那些老牌航空強國平起平坐了。

尤其是之前,他試圖用斯奈克瑪的M88發動機作為籌碼,來向通用電氣施壓,想要拉低F404的採購價格。

結果前者給出的回應直接讓那拉亞大跌眼鏡。

表示由於合作研發的相關規定,無法向斯坦航空公司出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