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這種裝備採購,顯然又會反過來增強華夏在同等體量國家中的影響力。
比如巴西人的選擇,就明顯是受此影響。
然而,很多原本裝備了幻影系列戰機的國家,比如摩洛哥和沙特,卻在本輪裝備更新中果斷拋棄了達索的後續型號。
這顯然不是個好的傾向。
總之,看著別人在自家辦的航展上一個個順利成交,法國人算是切實體驗了一把被人NTR的感覺。
於是,在航展結束之後,他們就順理成章地開始了一輪覆盤。
首先,歐盟在這些年的發展勢頭絕對沒的說,甚至(自認為)有壓過美國的跡象。
而法國一直以歐盟盟主的身份自居,那從國際影響力的層面上講,肯定是比過去增強了才對。
所以現在這個情況,絕對不是因為法國不行了。
嗯,一定是產品的問題。
當然,這一點,達索公司自己也認。
畢竟航展上面,陣風的表現相比隔壁EF2000來說確實是差點意思。
因此,除了急等著餃子下鍋的法國海軍先採購了一批12架F1技術狀態的量產型陣風M以外,其餘訂單都將在升級為F2技術狀態之後進行交付。
而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艾德斯坦納在航展當日就已經想到了的動力升級。
M88-2的海平面推力只有7.6噸,為了降低自重採用的引射式噴口還進一步降低了工況調節範圍。
相比於基礎型號就有9噸推力的EJ200,確實是相形見絀。
以至於在最擅長的低空低速機動上都被壓著打。
因此,痛定思痛的達索很快把壓力給到了斯奈克瑪。
而對於後者來說,甲方的要求就像在催命。
這種情況下,華夏人手裡卻正好有一個幾乎準備好了的M88-3方案。
要做出何種選擇,甚至都不必糾結……
……
於是,9月初。
就在常浩南已經提前安排好接下來一個月的工作,正等著看那條大新聞會不會如約而至的時候,突然接到了劉永遠要來京城找他彙報工作的要求。
“常總,斯奈克瑪方面昨天突然表示,說希望能和我們加速推進工作,儘快將M88的下一個改進型投入量產。”
劉永全說著把一份會談備忘錄放到了常浩南的辦公桌上。
按照規定,這種國際合作,在啟動和重大節點時需要報請集團總部批准,但中間過程可以由各二級單位自主決定。
不過,常浩南畢竟是渦扇10的總設計師,說是新時代華夏航發產業的奠基人都不為過。
所以,劉永全也習慣了找他請示彙報。
“這麼急?”
常浩南有點納悶地接過資料夾,然後翻開:
“M88-2不是剛投入量產麼,斯奈克瑪都不準備熟悉一下生產流程麼?”
如果按照華夏這邊的叫法,M88-2現在的進度和渦扇10差不多,都是已經完成設計定型但還沒到生產定型。
照理來說不應該這麼快就考慮進一步升級的問題。
而且還有一點。
常浩南已經基本安排好了M88-3的技術方案,除了效能升級以外,更主要的在於利用這一改進型幫助華夏測試一些技術,以及利用異型氣膜孔的設計,順便做一做渦輪葉片出口的業務。
但問題在於,黎明廠那將近200臺發動機每年的產能是“規劃產能”。
還沒落地呢。
現在只有火炬實驗室的那臺原型機正在進行試生產而已。
等到超短鐳射加工裝置定型,黎明廠再把產線給搭起來,樂觀估計也要到明年下半年到後年年初。
所以原本的時間表,是讓M88-3到2003年年中以後再投產。
然後斯奈克瑪就會發現新渦輪葉片造的太慢。
這時候華夏再以救世主的身份降臨。
完美。
然而看法國人現在表現出的急切架勢,感覺整個進度最少也要提前一年左右……
而劉永全倒是沒想常浩南這麼多,只是有什麼答什麼:
“我估計是巴黎航展之後,發現沒有訂單進賬,所以著急了。”
“沒有訂單進賬?”
常浩南大概回憶了一下這段時間聽到的訊息,發現好像確實沒聽過跟達索有關的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