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鐳射電視裝置。
實際上,在過去的大多數時間裡,他們最主要的工作是為各種導彈和火箭武器研發陀螺儀等慣性導航裝置。
畢竟,無論多麼高大上的制導形式,都要依賴運動感知穩定控制來實現。
過去很長時間裡,制約我國遠端武器精度的主要短板,也正是在於此。
盧光舜一邊點頭,一邊擦了擦額頭上的虛汗:
“是……明白了。”
常浩南坐上航空動力集團的管理位置也已經有差不多兩年時間。
雖然其中大多數時候都是在承擔一線研發工作,但真要是嚴肅起來,還是能給人不小的壓迫感。
在世紀之交這段時間,解放軍大體上還處在一個“有什麼用什麼”的階段。
儘管這種情況由於常浩南的努力而改變了不少,但思維方式的轉變畢竟還需要時間,相當大一部分技術人員還是抱著以自己為中心的裝備開發思路,對於解決使用者痛點這件事並不積極。
也成為這一時期甲乙雙方之間的主要矛盾。
而常浩南作為重生者,除了在技術領域具備優勢以外,還同時帶著更先進的商業化思路。
只是在過去,這項閃光往往會被他的其它優點給掩蓋住。
總之,旁邊的盧光舜,此時已經從口袋裡掏出了筆記本,做認真聽講狀。
“如果他們的預算不夠,你們其實可以考慮先生產一種單獨白光,或者白光加微光夜視通道的瞄準吊艙,這樣在技術和成本上都比較可控,也至少能在白天,或者光照條件沒那麼糟糕的夜間使用。”
“而如果航空兵真有夜間使用和訓練的需求,也可以考慮先從泰雷茲進口一部分成品的非製冷熱像裝置,把部隊最迫切的問題給解決掉,等到以後有了條件,再進行國產化替代……”
“……”
實際上,眼下的解放軍航空兵部隊,訓練水平確實還比較一言難盡。
別說夜間戰鬥了,就是夜航,對於很多單位來說都是不那麼經常練習的技能。
至於空對地的精確制導彈藥……
大概和96年那會的中距彈差不多。
全軍都未必有幾個機組打過。
所以,對於常浩南來說,還是應該先讓航空兵在總體上進入精確制導時代,再考慮更進一步的事情。
打火箭彈作為我軍的優良傳統,當然可以保留。
但一支現代化的空軍,絕對不能只靠火箭彈進行空對地作戰……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