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後面對高牆電網,這幾名臥草黨成員將會回想起,自己突然被一隊軍犬從草叢裡挖出來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直到被一排黑洞洞的槍口對準時,他們也沒能想明白,對方到底是怎麼發現這裡的。
一直過了幾十年,其中一個人才在某本回憶錄中看到了相關的描述——
非常幸運,或者說非常不幸地。
他們成為了華夏空軍第一部鐳射瞄準吊艙的第一批“戰果”。
只可惜,這一記錄並未被納入到戰史當中。
不過,神鷹1吊艙首個得到官方認定的戰績,倒也並沒有比2001年9月晚上太多。
當然,這都是後話了。
尤其對於那幾個被抓住倒黴蛋來說。
實際上,在2001年這會,安全部門對於爬牆黨、臥草黨之類的團體,態度基本上是別太過分就不主動去管。
所以,這一夥人原本應該被批評教育一頓,最多治安拘留幾天,也就放了。
但好死不死,其中一個人還真就被嚇得招了供,承認自己跟境外情報部門有所聯絡。
這下子,別說另外幾個同夥,就連負責例行審問的警察同志都驚呆了。
境外情報部門誒。
明晃晃的三等功誒。
事情的性質直接就變了。
雖然這些人是在網上認識,過去的線下聯絡也並不多,因此其他人大機率與此無關。
但有些事,不上稱沒有四兩重,上了稱一千斤都打不住。
雖然不至於被算作共犯,但偷拍涉密軍事區域,本身就是犯罪。
於是,他們就這樣成為反面典型,切身體驗了一把什麼叫“相機對準機場,人生走進牢房”。
一時間,就連盛京蓉城等地的偷拍隊伍也風聲鶴唳,進而迅速陷入了相互懷疑。
畢竟,爬牆也好臥草也罷,其中大部分人本質上只是好奇而已,並不是真的想拿情報幹什麼。
和正牌被收買的間諜不是一個陣營的。
最終,這些小團體幾乎全都陸續瓦解,安全保衛部門也進入了一段相對清淨的時期……
這自然也是後話了。
至於9月6日當天的鐳射瞄準吊艙測試,在發生了這麼一檔子事之後,自然是順理成章地勝利結束。
1007號原型機在鎬京西南方某靶場,成功對3類14個運動目標實現了穩定跟蹤瞄準。
只是由於殲10AS本身還沒走到武器測試這一步,加上目前國內裝備的少數鐳射制導炸彈又都是進口貨,實在捨不得隨便扔,所以真正的投彈測試還是要等一下國產的同型別彈藥。
好在北方工業的“天戈”系列鐳射制導炸彈已經進入了研發週期的中後段,在吊艙的鐳射編碼情況確定下來之後,應該很快就能進入實彈測試階段。
之前航空工業總公司分家的時候,洛邑613所被爭取到了航空動力集團的麾下,再加上引進神鷹1本就是常浩南力主推進的專案,所以這個測試結果自然是很快就被送到了常浩南手裡。
“常總,從測試結果來看,我們的國產資料匯流排與泰雷茲提供的吊艙之間適配關係良好,火控系統可以正常操作瞄準吊艙進行全功能操作,下一步,就是基於法方提供的技術資料,對吊艙硬體進行國產化了。”
神鷹1專案的總設計師,同時也是613所副所長的盧光舜對常浩南報告道。
“達摩克利斯吊艙的引進時間表,和M88-3,還有M88-4的升級時間表是有關的。”
“至於非冷卻熱像裝置,泰雷茲那邊咬的很死,恐怕要等到日後M88-4方案出來之後才能拿到手,我已經讓606所那邊儘量加快進度了,不過這種事情總歸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說到這裡,他苦笑了一下:
“我們的進度應該沒有您想象中那麼快,畢竟手頭的專案比較多,力量也有些分散……”
“你們613的人員規模和能力範圍,我心裡大概有數。”
常浩南擺了擺手打斷對方的解釋,然後繼續道:
“所以,我也沒說要給你們設定一個具體的研發時間表。”
“不過,你們也要意識到,高精度陀螺穩定相關技術,對於你們手裡的其它專案,尤其是遠端導彈的慣性導航系統研發會很有幫助。”
613所雖然叫做電光裝置研究所,但業務範圍可不僅僅侷限於研發傳統概念中的光電偵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