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理論結合實際

當然,常浩南也知道,對方三人所說的教父跟黑手黨電影裡面那個godfather其實並不是同一個意思。 而是指宗教語境中,一個人受洗禮時,賜以教名,並保證承擔其宗教教育的人。 大概意思就是雖然那兩位伯克利的教授給了de演算法以生命,但常浩南和徐洋才是賦予了de演算法靈魂的人。 考慮到很少有華夏人會用這種方式說話,對方所言應該還是有一定可信程度的。 對於常浩南來說,在這些與涉密專案無關的工程理論或者演算法領域出點名也是好事,相當於給他披了一層絕佳的偽裝。 真真假假才是保密的奧義。 否則你一個明面上什麼都沒幹的人,地位跟坐火箭一樣往上躥,稍微有點腦子的人就不難想明白其中的緣由。 這個時候,軟盤裡的檔案也被讀取了出來。 常浩南開啟其中一個。 “這是去年iceo比賽第一名,普林斯頓大學的演算法,下面那個檔案是第二名,京都大學的,因為名古屋大學沒有參賽,所以他們算是去年的東道主,這兩個學校今年也會參加第二屆,應該是我們最主要的競爭對手。” 林芝在旁邊適時地介紹道。 “第一名……我來看看。” 常浩南開啟了裡面的第一個程式檔案。 “這兩種演算法在最佳化效率上確實非常高,我們上個月用最佳化過後的de演算法改進了對這五個測試函式的效率,雖然相比去年第三名的成績有了很大提高,但還是沒辦法跟他們競爭,所以才想著麻煩您來看一下,還有沒有什麼更進一步的辦法。” 菅飛昂說著從軟盤盒裡面挑出了另外一張: “這裡面就是我們的設計結果。” “不急,先看看他們的,能比de快這麼多,也是相當有本事。” 其實在剛才聽到差分進化演算法只得了第三名的時候,常浩南還是有點驚訝的。 即便在他進行改進和最佳化之前,de的效率在大多數情況下也應該超過這個年代比較流行的模擬退火演算法和在原來的時間線上即將流行起來的遺傳演算法。 考慮到剛剛看的那幾個測試函式都很正常,並沒有什麼奇奇怪怪的東西。 只拿第三要麼是參賽者學藝不精,要麼就是有什麼其他原因—— 要是真有這麼牛逼的演算法,早就在學界出名了。 因為比賽時間有限,而且測試函式也並不複雜,所以常浩南沒用多長時間就看完了。 當然正常來說看完之後還要對關鍵部分進行分析和測試,不過以他現在接近lv3的理論水平,倒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省去前面那步的功夫。 “這個東西……” 常浩南眉頭皺起,首先嚐試跑了一下測試題目中的michalewiczs函式。 它是基準測試函式中相對不那麼常見的一種,至少在這個年代還是如此,因為它作為一個單目標最佳化函式,含有若干個本地最小值和平面區域,其中所有的z值幾乎相等,對於絕大多數演算法而言都並不友好。 結果確實非常好。 “我們試了好幾種辦法,都跑不出他們這麼高的效率,您可以再跑一下第五個測試函式,結果更誇張,所以過去一年來始終有人懷疑是這兩個組在測試中做了弊,大概上個星期,主辦方迫於壓力,才公開了全部的相關檔案。” 剛剛一直沒說過話的宋庭遇用有些嘶啞的嗓音說道。 這也解釋了他們為何在知道有效率更高演算法的情況下依然堅持選擇de。 並不是因為他們是de演算法的崇拜者,而是之前一直以為別人開了掛。 不過無論如何,他們的選擇是正確的。 因為常浩南已經看懂了對方玩的小花招。 疑似開掛和真開掛相比,終究還是差了點意思。 “不用了,我大概明白他們是怎麼搞的了。” 他說著開啟了排名第二的那個檔案,用比剛才更快的速度瀏覽了一下。 “啊?” 林芝驚訝的聲音剛剛發出一半,就趕緊捂住了嘴巴。 他們本來是打算今天過來把東西交給常浩南,然後回去等幾天訊息的。 剛剛都已經準備把帶的禮物拿出來然後走人了。 結果竟然當場就出了結果? “只要我們換個測試方式,這兩個演算法就原形畢露了。” 常浩南活動了一下身體,開始著手建立一個新的數學模型。 minf(r,n)=-n(i=1,m)r(ni) .g1(r,n),g2(r,n),g3(r,n) 0≤ri≤1,ni∈z+,1≤i≤m…… 儘管沒有任何背景,只有幾個寬泛的數學公式,但三人不愧是燕大選出來參加國際比賽的人,其中的菅飛昂還是很快看出了這個模型所對應的實際問題: “這應該是一個串聯絡統的可靠性冗餘計算?” 常浩南甚至連各個符號所表示的物理量註釋都還沒寫,這樣還能被看出來,一方面說明他腦子確實轉得快,另一方面也說明過去應該沒少刷題。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