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導三個燕大學生做國際進化演算法大賽的事情,常浩南起初以為只是個插曲。 直到揭牌儀式當天,杜義山拉著楊芙青和王陽原夫妻兩位院士,把常浩南介紹給他們的時候,後者才察覺到這件事或許會帶來更深層次的影響。 對於外人來說,楊院士更出名的事情或許是創立了一家名為北大青鳥的公司。 但對於內行人來說就是另一回事了。 由於特殊的歷史原因,我國很多院士取得的成就,如果放在國際上看往往未必特別耀眼。 楊芙青在60年代末主持開發了國內第一臺百萬次積體電路計算機“150機”的作業系統。 王陽原則在同一時期主持研製了這臺計算機的記憶體,在70年代中期把國產半導體與世界領先水平的差距直接拉近了差不多10年。 那可是半導體領域的10年! 儘管150機的效能放在世界範圍內幾乎不值一提,只是當時最快計算機運算速度的百分之一,但卻是我國電子計算機發展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特殊時期完成了為航天工業和核工業保駕護航的使命。 毫不誇張地說,這二位同時出現,直接把京航這個計算中心的影響力拉高到了和廬州那個剛落成沒多久的國家高效能運算中心差不多的程度。 當然這也是向外傳達一種訊號—— 國家鼓勵有能力有資源的高校自行建立超算中心。 由於常浩南相對特殊的身份,因此儀式的規模不算大,甚至是在室內搞的。 但是規格很高。 京城有點頭面的學校,基本都派了當家的專家教授來參加。 當然,常浩南還是有自知之明,這裡面大多數應該是衝著楊芙青和王陽原二位,而不是自己才過來的。 不過無論如何,場面已經是賺足了。 儘管已經不是第一次參加這種活動,但是當主角,還是以領導的身份當主角,確實還是頭一遭。 心裡多少還是有點打鼓。 好在給他安排的稿子非常貼心,字寫得非常大不說,有些易錯或是生僻的,甚至還特地在後面注了拼音。 至於那個輸出helloworld的組合語言程式,反倒是表現最穩定的。 機器又不會緊張。 總之,一切順利。 儀式之後,便是例行的午餐會。 正如常浩南所預料的,兩位院士跟他聊了沒幾句,就看到洶洶人流正從遠處不斷接近。 前者還有點不適應這種場面,不過對方二人顯然早已經習慣。 楊芙青從上衣口袋裡抽出一本筆記本,飛速寫下幾個號碼,然後撕下來遞給了常浩南。 “這是我和老王的辦公室,還有家裡的電話,如果小常你以後在計算機領域需要什麼資源的話,我們可以試著幫忙。” 常浩南趕緊接到手中。 “謝謝楊院士。” 現在的他倒是不至於有去年這時候第一次見到杜義山時候的興奮,但能拿到人家的私人電話,顯然相當於是一種認可。 至於對方為什麼要做出如此高的姿態,常浩南暫且有些疑惑。 總之絕不可能只是因為前兩天幫了楊芙青推薦過來的三個學生那麼簡單。 今天到場的都是成年人,哪怕出席是看在兩位院士的份上,也不可能幹出把常浩南這個東道主晾在旁邊的蠢事,因此他隨後花了差不多十分鐘,才總算接受完了一整輪的連番祝賀。 長舒一口氣的常浩南擠出人群,準備休息一下,順便找點吃的。 當領導也有一個好,就是這種活動只要露個面就行了。 然而他剛把一塊牛肉放進餐盤,就又有一個看上去相當年輕的人出現在了旁邊。 “常工您好。” 常浩南有些無奈地轉過頭,準備接受對方套路化的賀詞。 然而對方下一句話卻是: “我叫魏永明,是青華大學精密儀器專業的研究生,想和您探討一下有關金屬熱加工過程工藝最佳化和過程控制方面的課題。” 儘管常浩南已經意識到自己在控制學理論方面確實已經混出了點名氣,但他的第一反應還是意外。 “金屬熱加工?” 這個領域並不是常浩南曾經涉足過的,而且印象裡面青華大學也並不以金屬材料加工工藝相關領域見長。 “沒錯,這是今年我們學校從410廠接到的一個大專案中的一部分,已經被納入精工計劃的重點發展物件。” 聽到這裡常浩南懂了。 怪不得會找上自己。 他可是還掛著精工計劃總顧問的名頭呢,就等著過兩個月畢業之後轉正了。 那還是要聽一聽的。 畢竟也算是本職工作的一部分。 而且他也想知道,最近這半年左右的時間裡,精工計劃到底發展到了什麼程度。 “不如我們去旁邊邊吃邊聊?” 常浩南低頭看了一眼盤子裡的肉餅提議道。 …… 幾分鐘後,兩個人坐在了旁邊一處不太起眼的長桌邊上。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