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1章 俄國人也羨慕我們(為盟主【死跑龍套的】加更5/5)

俄方展區位於和法國隔著一條滑行道的另外一邊。 由於按照習慣是給波音和麥道準備,所以面積屬實很大。 老毛子們也沒辜負舉辦方的安排,基本算是把壓箱底的看家貨拿出來了個七七八八。 位於展區中心的是上次在香洲航展缺席了的一架伊爾96-300。 雖然相比空客a340-500/600要小一些,但不管怎麼說都是正經的四發寬體客機,也勉強能匹配對位機制。 至於另外一架圖204-100s就是去年已經見過面的老朋友了。 不過易元和這一次反而對後者更感興趣。 作為603所的型號總師,他之前就從科工委層面聽到過一些風聲。 在上級對於與麥道合作的md90專案已經不抱希望之後,為了繼續推進國產大飛機工業,更重要的是維持已經獲得一定能力的滬飛公司不至於散攤子,目前的計劃是參考十一號工程的模式,逐步引進圖204/214的生產線,並且要求圖波列夫設計局和航空工業總公司合作,將國內生產的客機按照要求進行標準轉化和定製。 考慮到圖波列夫設計局目前的窘迫情況,這一提議顯然具備相當的可行性。 當然,華夏在大型飛機方面的技術積累相比於戰鬥機還要更加薄弱,操作起來恐怕很難像十一號工程那樣獲得一個對己方極其有利的條件。 不過無論如何,肯定也比未來收購了麥道之後的波音好說話。 抱著去見識見識的態度,易元和直接越過身前半步的林偉軒,走到了那架圖204旁邊。 俄羅斯展區這邊的工作人員要比想象中的更少,基本只有幾個看場子的工作人員打掃衛生和維持秩序。 更加令人感到意外的是,在看過二人的證件,確定他們是從華夏過來的參展商同行之後,對方竟然直接邀請他們可以上飛機看一看。 一般來說,參展的客機,除非處在相當早期的階段,否則都會開放參觀,但如此熱情的主動邀請,確實不太多見。 易元和也不客氣,他曾經在蘇聯留學,會說俄語,在跟俄方人員簡單溝透過之後,便領著林偉軒直接到那兩架飛機裡面參觀了起來。 尤其是駕駛艙。 伊爾96-300和圖204-100s的駕駛艙使用了幾乎完全相同的風格設計和航電裝置,儘管跟空中客車以及波音同行的差距還是比較明顯,但放在90年代中後期的眼光來看,倒也不算完全落後時代。 唯一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兩種飛機都還保留著三人制機組的設計,也就是正副駕駛員和機械師,而剛才在對面看到的兩個新型號空客a340都已經升級成雙人制機組了。 對於需要商業運營的客機來說,多一個人是很大的一筆支出。 易元和嘗試著坐在了圖204的主駕駛位置上,握住面前的方向盤感受了一下。 “駕駛艙可以升級成雙人制的麼?” 他回過頭,用俄語向身後的圖波列夫公司工作人員問道。 後者點了點頭: “公司目前已經有了相關計劃,預計下一個大升級的型號就會使用雙人制駕駛艙。” 根據行業黑話,這個回答的基本相當於在短時間內都不能。 畢竟以圖局目前的情況,天知道下一個大版本什麼時候能出來。 不過正當易元和準備說點什麼的時候,對方緊接著又補充了一句: “不過我們正在計劃推出一個使用全西方裝置的子型號,圖204-120,基本效能和我們這一架圖204-100s差不多,但自動化程度會更高,當然價格也要更貴一些。” 易元和搖了搖頭。 換航電對於一些西方或者親西方客戶而言可能會更有吸引力,但是就華夏的情況而言,引進生產圖204本來就是為了規避風險,獲得完整的100噸級飛機制造能力,如果為了先進性去選擇大量西方子系統,反而屬於捨本逐末了。 反正現在民航內部也還有大量三人制機組的飛機,短時間內並非不可接受。 只要飛機的價格合適。 想到這裡,他再次開口問道: “那這個型號,就是圖204-100s,每一架飛機的售價是多少?” 看似簡單的問題反而把旁邊的俄羅斯小夥給問住了。 實際上,這就屬於隔行如隔山了。 易元和是飛機設計專家,但他其實不懂怎麼賣飛機。 在飛機交易合同裡面,裸機價格往往只是總價的一小部分,而大頭則是合同中附帶的其它服務,比如飛行員和地勤培訓、零部件供應、保修方式和保修期之類。 所以不談這些只講價格屬於耍流氓。 不過他最後還是獲得了一個不太精確的答案。 “按照一般航司的採購習慣,帶備件和中修服務的價格,摺合成美元大概在3200萬到3900萬之間。” 隨後易元和才意識到,自己其實並沒有相關概念。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