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2章 願者上鉤

想到這裡,易元和悄悄摘掉脖子上掛著的身份牌並揣進兜裡,並示意旁邊的林偉軒也這麼辦。 然後他拉著後者接近到一個不太會引起注意的距離上,裝作觀察旁邊那架運12的樣子,注意力卻還是放在新舟60前面的圍觀人群中。 剛剛在對面展區參觀的時候,易元和也遠遠地瞥見過伊留申公司帶過來的支線飛機伊爾114,和atr42以及新舟60大體上處在同一個級別。 當時並沒怎麼在意,畢竟40-50座支線螺旋槳客機這個市場本來就相當有限,不可能像幹線客機一樣同時運營很多個級別重疊的型號。 但是回過頭來仔細想想的話,這說明毛子們也有支線飛機的出口需求。 華夏當然不可能去給自己培養一個競爭對手,但新舟60哪怕在支線飛機裡面,也算是比較小的那個級別。 要知道,之前和歐盟簽訂的一攬子協議裡面,適航互認的上限可是100座和50噸,基本已經摸到了空客a318這樣小型幹線客機的邊緣…… 易元和覺得自己應該留心一下俄方,尤其是圖波列夫設計局自己有沒有符合要求的相關型號了。 雖然用技術換技術這條路目前走不通,但是用政策換技術也算是各取所需,總歸比只是出錢的主動權要高不少。 易元和這邊豎著耳朵聽得興起,可是苦了旁邊不懂俄語的林偉軒。 好奇心爆棚的他只能幹看著一群俄羅斯人興致勃勃地圍觀自家飛機。 對於他這個航展總領隊來說,有外國人對己方參展型號感興趣自然是好事,而且這一幕如果拍下照片來的話,完全可以在後續宣傳中作為一個重點大書特書。 但照片拍的再好也總得配上相應的文字。 這個年代搞宣傳的人多少還是有點底線的,整不出開局一張圖,剩下全靠編這種狠活。 因此,在抓耳撓腮了許久之後,林偉軒最終還是沒忍住人的求知本能,輕輕拍了拍易元和的肩膀: “老易?” “那幾個俄羅斯人在嘰裡咕嚕地說什麼呢,他們也想買咱們的飛機?” 正入神的後者回過頭,發現是自己人之後才鬆了口氣: “那倒是不至於,類似的型號他們自己也有,老毛子那邊經濟困難,航油又不值錢,咱們這飛機低油耗的優勢發揮不出來。” 易元和擺了擺手,否認了林偉軒有些離譜的猜測。 這讓後者覺得有些可惜。 要知道,從地理學意義上講,俄羅斯也是歐洲。 今年5月份的時候,空中客車要從華夏採購結冰噴水模擬裝置的事情可是狠狠讓航空工業系統漲了一波臉,此前一直被搞航天同行們壓一頭的鬱氣一掃而空。 而如果要是能實現整機出口歐洲…… 簡直不敢想。 不過易元和隨即話鋒一轉: “他們感興趣的應該是咱們跟歐洲達成的那個協議,剛才有人提出來想要透過取得咱們的適航認證來間接獲得歐盟的認證,尤其是一些他們有一定優勢的子系統,只要過了審批關就能成為國際供應商。” “正好我還想問你一下,根據協議中的詳細條款,這種操作有可行性麼?” 作為專門搞技術的人,他對於航空法規和相關政策只能說了解一個大概,真正的細節問題還是要問專業人士。 林偉軒聽過之後皺起眉頭思考了片刻,然後搖了搖頭: “不行,協議規定的雙方互認物件僅限於由我們大陸範圍內企業開發的整機產品,對於子系統的話,只能以裝在符合要求的支線型號飛機上的形式進行認證,而且對於明顯超越航空常識的飛機設計,歐盟方面有權進行復審。” “什麼叫明顯超越航空常識的設計?” 易元和有點摸不著頭腦。 “比如給新舟60換兩個10噸推力的渦扇發動機這種。” 這種條款顯然是為了防止有人透過這個空子給一些範圍以外的產品搞互認。 “那如果是聯合開發的型號呢?比如我們和俄方合作設計一種新的支線客機,屬於協議發揮效力的範圍麼?” 這是易元和從剛剛就開始思考的事情。 既然俄國人對這個事情感興趣,那就說明有的談。 就算圖204本身不在許可範圍內,也可以當做談判籌碼來用。 “倒是沒有明文規定……” 這個問題顯然讓林偉軒的腦子進入了超頻狀態,因此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才回答道: “但我想,咱們至少得在其中承擔主要角色才行。” “這個要求好,應該堅決執行。” 聽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易元和總算喜笑顏開, “老林,你去重新準備一下新舟60的展示材料,單獨拉出一個版面來,介紹一下那份協議的主要內容。” “現在重新準備?” 林偉軒露出一臉你怕不是在玩我的表情。 這個年代大家赴外參展的經驗都有限,華夏這邊的所有宣傳品都是在國內提前一個月做好然後帶過來的,巴黎航展明天就要開幕,讓他在一天時間裡弄一套全新的出來,確實是有點上強度了。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