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78章 煥然一新的殲教9

<b></b>常浩南關於航空動力發展路線的規劃,在丁高恆那邊不出意外地獲得了認可。 而航發產業大會的籌備工作,也就跟著緊鑼密鼓地展開了。 不過這種事情畢竟事關全國範圍內幾乎所有相關單位,自然不可能像一個部門開會一樣今天通知明天就召開。 準備上二十天到一個月都屬於正常的效率。 所以在從國防科工委回去之後,常浩南除了把關注重點逐漸傾向於航空發動機設計和製造之外,日常生活倒也沒什麼大的變化。 反倒是由於軟體專案成員的總體熟練度越來越高,每天的工作強度都下來了不少。 貴航那邊派來的人原本預計應該就在這兩天到達京城,不過路上顯然因為一些原因耽擱了。 在這個年代,倒也正常。 畢竟通飛機的地方不多,又沒有高速鐵路,以對方那幾個廠所的位置,恐怕中間還要坐一大段客車。 總之,當常浩南終於接到學校門衛打來的電話,說有兩名從築城那邊的同志要見他時,已經是約定時間的三天以後了。 來人自然是孫惠中,還有他的一名助理工程師,叫林同鑫。 後者是今年才從西北工大畢業的研究生。 黔省本地人,要不然恐怕也不會做出這樣的選擇。 總體履歷不算特別亮眼,但是在貴航這種地方,能招來這樣的人就已經相當不容易,哪還有挑三揀四的資格。 所以剛入職一個月,就被帶著來了京城。 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常主任,半年多不見,恭喜榮升啊。” 孫惠中剛剛在門口跟門衛閒聊了幾句,從對方的稱呼中得知常浩南已經擔任了這個超算中心的主任。 “嗐,什麼榮升,在不同崗位上做貢獻而已。” 常浩南說著把兩個人引到旁邊的沙發上,然後倒了兩杯茶水遞過去: “孫工舟車勞頓,到京城之後沒在住處休息一天?” 之所以有這麼一問,實在是對方兩人的扮相有點狼狽。 頭髮和身上的衣服一團亂糟,雙眼佈滿血絲,活脫脫像是好幾天沒怎麼睡過覺的樣子。 “唉……快別提了,這一路上真是要急死我了。” 孫惠中把紙杯裡面的水一飲而盡,然後重重地嘆了口氣: “一開始還算挺順利,我們從雲馬廠坐客車趕到築城,正好趕上每週只開兩次的航班飛到江城,然後……就在江城足足耽擱了4天時間,要不然也不可能遲到這麼多天才到您這。” “耽誤這麼長時間?” 常浩南原本倒是沒有怪罪對方來晚了的意思,反正之前芮曉亭那個遠火專案已經證明了軟體的可用性。 不過對方這麼一提,也確實讓他有點好奇。 畢竟從之前那封貴航遞交上去的申請報告來看,他們對這個專案應該還是挺著急的。 “上個星期,江城那邊連著下了好幾天大雨,飛機全部停航,我們剛開始還擔心安全問題不太敢坐火車,後來去看了一眼時刻表,發現通往北方的車次也幾乎都停了。” “最後總算是在今天早上等到一個半晴的天氣,機場跑道的水也正好排幹,飛機這才能正常起飛,否則恐怕還得繼續等下去。” 孫惠中描述的內容讓常浩南心裡猛地一驚。 他雖然沒時間專門去關注天氣預報,但是搞航空的人很難對此毫無感知。 從最近各地反饋的隻言片語來看,並不只是江城遭遇了連續暴雨。 京城這邊的雨勢不大,但也斷斷續續下了小半個月。 蓉城的132廠已經完成了十號工程首飛前的準備工作,但因為連續的陰雨天氣遲遲沒能確定具體的首飛日期。 盛京的112廠因為天氣原因推遲了4架殲8c的交付工作。 前兩天跟芮曉亭打電話的時候,對方也提到金陵正在下雨…… 全國範圍內,尤其是長江中下游連續暴雨這個劇情,常浩南上輩子肯定是有印象的。 但不是在今年。 “難道洪水提前了?” 氣候變化這種事情本身就具有高度的隨機性,而且極易遭受擾動,哪怕作為重生者,他也不敢保證說自己經歷過的兩條時間線在這些細節上都完全一致。 但另一方面,在包括三峽在內的一系列水利樞紐建成之前,長江流域的大規模洪災並不算罕見。 只是98年那次尤其誇張而已。 這又讓常浩南不敢輕易地妄下結論,只好繼續問道: “連下這麼多天雨,江城那邊的情況怎麼樣?我是指防洪抗災這方面。” 孫惠中抬起頭,似乎是在回憶前幾天發生的事情: “這個我不太懂,但看上去不算樂觀,我印象裡,從前天開始,就有不少拉著人和物資的軍車開進去了。” “嗯……” 思索片刻之後,常浩南還是沒有繼續追問下去。 有解放軍在,組織搶險這方面肯定是不需要擔心的。 唯一的問題是技術。 在這方面,他本來應該可以發揮一些作用。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