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隨後舉行的慶祝大會,以及中午的慶功宴自然不必多提。 哪怕是日理萬機的大領導,也幾乎破天荒地在132場呆了大半天的時間,直到當天下午,又去總裝車間裡面看了幾眼正在製造過程中的03號原型機之後才離開。 一種新戰鬥機首飛這種事情,其實是根本藏不住的。 別說首飛之前的各種大動靜導致早就有爬牆黨和臥草黨在132廠區周圍蹲守,實際上由於132廠還負責一些民航客機零部件的生產業務,廠區裡面乾脆就還有不少西方來的工程師。 儘管他們的活動區域受到一定限制,不能隨便亂跑,但人家既不聾也不瞎而且還都是內行人,哪怕靠捕風捉影也知道你大概在幹些什麼。 早在1001號原型機在幾個月前被拖出廠房進行地面測試的時候,“華夏自行生產的第一架第三代戰鬥機已經完工下線”的訊息就已經流傳出去了。 實際上,上一世的十幾年後,殲20的首飛,也是早幾個月就有了相關訊息。 之所以很多人感到意外,只是因為當年還沒有特別發達的自媒體,訊息流通渠道受到限制而已。 況且,這種事情本來也沒必要藏,最多就是低調處理,不主動搞宣傳罷了。 對於不涉及具體技術細節和戰略戰術的事情,保密就是保落後。 因此,儘管由於政策緣故,殲10第一架原型機首飛的新聞無法在第一時間被官方訊息源公開報道,但也並沒有對相關訊息進行任何管控。 飛機是上午首飛的,到了下午,對華夏航空產業發展稍有關注的人,就基本上都知道了。 …… 當天晚餐時分。 羊城,海珠區,逸仙大學附近的一家網咖裡。 席博洋結束了當天在學校出版社的實習工作之後,用最快的速度去食堂簡單打了一個菜和二兩飯,甚至都來不及吃,就拎著飯盒一路飛奔到了這裡。 僅僅一年之前,國內還只有少數幾個沿海城市和地區中心城市提供網際網路接入服務,而到了1997年年中這會,但凡數得上號的地級市就基本都已經能夠接入網路,甚至部分地區的縣城和鄉鎮都出現了能聯網的電腦室。 網咖這種新興產物,也在一些城市悄然開始了擴散。 儘管網費奇貴而且速度還很慢,但依然擋不住人們接觸新事物的熱情。 尤其學校附近,更是成了網咖業務的大熱地段。 席博洋經常光顧的這家“狂潮”網咖,就是在兩個月前才剛剛在此落地的。 推開略顯破舊的玻璃門,裡面洶湧而出的冷氣甚至讓他不由自主地打了個哆嗦。 這也是他寧肯多花每個小時一塊錢也更喜歡來這一家的最主要原因。 有空調,而且開的很足。 反正靠著出版社的兼職,以及給雜誌社供稿的稿費,也完全消費得起。 相比於只有電風扇,裡面充斥著汗臭味的其它幾家競爭對手,狂潮的老闆顯然財大氣粗,在投入上完全不吝花費,也給自己的網咖帶來了更加優質的客源。 進門之後的席博洋有點後悔自己今天只穿了一件半袖出來,不過現在他也不可能顧得上回去再取一件衣服了。 他在前臺熟練地交上自己的身份證、付過錢,並拿了一瓶礦泉水之後,又朝老闆借了一件外套披在身上,隨後就循著牆上貼的指示快步來到了自己的機器前面。 這家網咖另一個讓他滿意的地方是提供跟沙發一樣的柔軟座椅,而不是硬板凳。 “呼——” 席博洋按開主機箱上的電源鍵,然後一屁股坐在座位上,等待著電腦開機。 剛剛的飛奔讓體力一般的他微微氣喘,甚至因為缺氧還伴隨著些許頭暈。 儘管他平時也沒少來這裡,但實在算不上網癮少年,這次之所以這麼迫切地過來,主要還是因為一個幾天之前無意中看到過的流言。 據說華夏第一種國產的第三代戰鬥機,可能要在今天首飛! 其實類似的傳聞,自從幾個月前一張殲10被牽引車拖著的模糊照片出現之後就幾乎每週都有,早就已經很難取信於人。 但這一次爆出這個訊息的,卻是一個在裝備攝影圈裡面頗有聲望的老前輩,家就住在蓉城。 年初那架醜的很有特點的殲7f首飛時,也是他第一個傳出來了相對清晰的圖片。 沒錯,跟席博洋這種只拍公開內容的老實角色不同,對方是一名爬牆黨。 當然眼下這個時候,還沒有出現對這幫人的管理辦法,爬牆拍照還屬於遊走在邊緣的灰色區域,後世流傳甚廣的那句標語也尚未出現,就算被發現了,也就是被喊幾嗓子趕走。 直到幾分鐘後,電腦完成開機,席博洋才重新坐直身子,把面前的盒飯開啟,一邊連線上網一邊往嘴裡隨便扒了幾口飯。 要是擱在學校裡的機房,這種操作足夠讓管理老師血壓爆表,不過網咖嘛就沒那麼多講究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