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常浩南這次一共也沒辦法在家裡待太長時間,所以事不宜遲,他第二天一早就帶著家裡人去了之前在路上看到過的那個小區。 之所以直接確定是這裡,也是上一世的經驗。 這個小區在蓋的時候還沒有實行商品房預售和公攤面積,所以質量反而比更近兩年動工的期房小區更好。 而且現房只要看上了,當場就可以交易。 如果一切順利的話,他還可以順道幫著把家搬了。 最開始,常援朝和周莉看上了一個不到70平的小戶型。 主要是比較便宜,只要兩萬左右。 但還是兩室一廳。 最後還是拗不過常浩南和常佳瑤兩個人的勸說,換了個稍大一些的。 至少多了一間臥室。 否則搬家之前是兩室一廳,搬家之後還是兩室一廳,這家豈不是白搬了? 不過,一家人畢竟在老筒子樓裡面住了小二十年時間,堆放的各種雜物浩如煙海,常浩南終究沒來得及把所有東西都搬完,只來得及把一些生活必需品弄過去,就到了要重新離開的時候了。 盛京那邊透過本地科工辦聯絡到他,表示渦扇10專案所需的研發人員已經基本到齊,更重要的是,上級給常浩南的正式任命也已經下來了。 …… 於是,三天之後,常浩南時隔大概半年時間,又一次出現在了606所。 只不過這一次,他的身份地位,就已經截然不同了。 在渦噴14的時候,常浩南雖然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但終究還是算專案的編外人員,以顧問身份參與的核心機改進工作。 儘管最終他的顧問意見被照單全收,最終誕生了渦噴14這樣一臺頂級渦噴發動機,但是在官方的記錄層面上,常浩南的名字是還是隻能出現在第三頁的“參與研發人員”之中。 在606所接待常浩南的,還是老熟人閻忠誠,以及跟在他旁邊的606所所長海誼德。 “閻總,海所長。” 下車之後,常浩南當即上前,跟二人握了握手。 海誼德在崑崙發動機專案裡面擔任行政副總指揮和重大技術決策領導小組組長的職位,實際上基本就相當於總工程師,只不過崑崙這個專案啟動太早,當時還沒有確定總工加總師的制度,而後面專案進度已經過半再空降總工也不現實,於是就只能給他安排了這麼個頭銜。 不過在崑崙發動機的研製過程中,閻忠誠毫無疑問是佔據真正主導地位的那個,所以常浩南之前跟這位海誼德所長的接觸並不算多,只是在幾次會議上見過面。 “小常總啊,現如今咱們也算是同事關係了,叫我海所長,顯得有點太生疏了吧?” 聽到這個說法的常浩南一時間沒太反應過來。 因為身份的複雜性,他的檔案現在很難說是掛在京航大學還是zy企業工委,但總歸不應該在606所,非要說同事的話似乎有點牽強。 “上級已經決定,任命海總為太行發動機專案的總工程師和行政負責人,任命你為太行發動機專案的總設計師和技術負責人,所以啊,接下來至少幾年的功夫,你們倆這對老少配都要做搭檔咯。” 閻忠誠在旁邊笑著解釋道。 “原來如此。” 常浩南心下了然: 總設計師這個位置相對來說比較單純,自己雖然年紀很輕,但畢竟已經展現出了足夠高的能力,破格擔任也並無不可。 但總工程師涉及到更多的行政管理職能,更重要的是,如果專案真出了什麼問題,總工需要負總責(背鍋),所以必須得由有一定行政級別和經驗資歷的人來擔任才行。 而身為606所所長(廳局級),且本就在崑崙發動機專案中擔綱過類似任務的海誼德自然最為合適。 照這麼看,對方在前世可能也擔任了相同的職務,只不過那條時間線上渦扇10的總工和總師加起來先後換了至少五六個,他肯定記不清其中每個人的名字。 “那以後就請海老總在工作上面多多擔待一些了,我畢竟還年輕,很多事情上的經驗不足,萬一有什麼做的不合適的地方,還需要海總的指點啊,還有,您也直接叫我的名字就好。” 從之前有限的幾次接觸來看,海誼德並不是個喜歡胡亂插手的領導,所以常浩南也把姿態放的比較低。 “浩南同志,謙虛了,謙虛了,你放心,我主要負責給伱提供一切所需要的支援,絕不隨意插手技術問題!” 實際上,海誼德跟梁卓平或者羅海榮不同,他本身也是一名航發領域技術人員,倒還真不是一路走行政路線上來的。 在崑崙發動機型號發展初期,有不少關鍵技術就是由他本人主持攻克。 只不過一方面後來擔任所長職務之後,精力不可避免地被行政工作分散,另一方面則是經過去年渦噴14的改進工作之後,他也已經意識到常浩南在技術方面的能力確實超出自己太多。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