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就在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的職工排隊領取著多年未見的工資時,不遠處的設計局大樓內,馬達西奇集團總經理別拉耶夫正在接待一群從奧地利趕來的客人。 實際上,他此前並沒有接到過與此相關的任何訊息,只是在昨天早上的時候才接到了一個來自工業部長秘書的電話,通知他今天會有這麼一行人前來。 至於來者的具體身份、人數規模以及最終目的都一概未知。 而且頗為奇怪的是,對方特地要求他前往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來迎接。 要知道,雖然馬達西奇和進步都位於扎波羅熱,但後者畢竟屬於子公司的性質。 讓集團負責人特地跑到下屬企業去接待客戶,屬實有點奇怪。 “德萊斯博士,這位就是我們馬達西奇集團的負責人,維亞切斯拉夫·別拉耶夫總經理。” “這位是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的阿列克謝·庫裡岑……” “……” 率先開口的是帶著對方一行人前來的二毛工業部長阿納託利·裡比亞津。 別拉耶夫等人作為東道主,只好先止住疑惑的內心,跟來人一一握手示意。 給來人介紹完自己這邊的相關人員身份之後,他又轉頭看向別拉耶夫他們一邊: “這位是奧地利鑽石飛機工業公司的總經理,克里斯蒂安·德萊斯博士,他這次專程趕來,是想要為他們公司生產的一種全新輕型飛機選擇一款合適的動力裝置。” “原來如此。” 聽到這個解釋,別拉耶夫和庫裡岑二人都是眼前一亮,趕忙換了態度: “那歡迎德萊斯博士前來,我們馬達西奇集團在航空發動機領域實力雄厚,相信您一定能找到價格和效能都合適的型號,我們也會盡量配合。” 實際上,整個集團目前還處在私有化之後的混亂階段,哪怕是作為集團和設計局負責人的兩個人,也不敢說自己到底能從故紙堆裡翻出什麼檔案資料,否則也不會在d436發動機技術出口這件事情上始終被隔壁的大毛壓制一頭,最後只分到了差不多15%的貨款。 當然,即便如此,上千萬美元的合同以及近兩百萬美元的預付款(雖然有相當一部分到他們手裡的時候已經變成了格里夫納)還是讓整個伊夫琴科-進步設計局鬆了一大口氣。 但馬達西奇集團作為母公司,從這個合同裡面獲得的好處卻十分有限。 上次談判過程中他們就是過於誠實,坦言自己的很多工藝資料已經遺失,需要時間來搜尋和補充,導致發動機零部件的生產工作幾乎被完全交給了莫斯科和烏法兩家制造廠,馬達西奇只拿到了跟軸承和風扇有關的很少一部分份額。 所以這次不管實際情況如何,已經吃過一次虧的別拉耶夫肯定還是要先把話放出去。 “很好,這也是我們選擇來到這裡,而沒有像過去那樣尋去找通用動力或者羅爾斯羅伊斯這些老牌航空發動機公司的原因,作為供應商,他們表現的實在過於強勢了。” 好在對面的德萊斯似乎並未看出什麼端倪,只是誠懇地點了點頭,又繼續補充道: “而且,既然現在鐵幕已經落下,也總要有人邁出第一步,來接納我們的新朋友。” 都已經1997年了,別拉耶夫自然不會再相信這些鬼話。 如果歐洲真的拿自己這邊當朋友,又怎麼會成為現在這個樣子。 只不過為了生意,他還是不能把這些腹誹表現出來。 旁邊生怕老朋友忍不住會爆粗口的庫裡岑趕緊轉移了話題: “讓我們說說正事吧,貴公司設計的新飛機是什麼級別,對發動機具體有哪些技術要求?我們可以提供從1.5噸到25噸範圍內的各種型號產品。” 實際上,庫裡岑此前根本沒聽說奧地利這麼個國家竟然還有什麼航空製造業,但既然對方能說動裡比亞津部長,想必確實有相關需求。 說話間的功夫,一行人已經走進了位於建築最頂層的會議室。 “呃……我想您對我們鑽石公司可能還缺乏一些瞭解,我們的主營業務是通用航空領域,並不需要噴氣式發動機。” 剛剛坐定的德萊斯倒也不惱,只是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裡掏出了兩份檔案,遞給坐在對面的馬達西奇集團代表: “這是我們公司面向新世紀推出的全新產品,預計將會是未來20-30年內的主營型號,da450軍民兩用多用途飛機,預計的生產數量可能會突破500架。” 庫裡岑和別拉耶夫接過檔案,開啟之後,裡面是一種單發螺旋槳飛機的宣傳效果圖,以及一些基礎的效能資料。 “空重1350kg,最大起飛重量2800kg,機身長10.75m,翼展11.74m,最大飛行速度463km/h,巡航速度426千km/h,最高升限7010米,最大航程2300km,最大外掛載荷750kg……”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