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下午,飛機系樓頂層的一間小會議室中。 杜義山院士課題組的老師和學生總共十幾個人正圍坐在橢圓形的會議桌旁邊,看著姚夢娜在黑板上一邊畫圖一邊講著自己本學期的研究內容。 無論碩士還是博士,每個研究生都逃不過的一件事就是—— 組會。 因為科研這種事情週期很長又沒有個類似考試這樣定期進行的標準化評價,所以指導老師需要透過這種定期彙報的方式來掌握手下研究生們的進度。 當然這裡面也帶著一些給予壓力的意思,讓研究生每隔一段時間弄點東西出來,不要過於划水,否則到最後畢不了業就很難收場了。 不過說到底,組會都還是課題組內部的非正式交流,頻率和形式都取決於導師。 而杜義山的課題組,或者說杜義山本人,就不太喜歡開組會,他平日裡更喜歡讓每個學生去單獨彙報。 再加上組內研究生對科研的態度大體上比較主動,因此組會的頻率也基本上是每個學期末才開一次。 按照過去的習慣,開完這次組會之後,暑假階段沒有要緊專案的研究生就可以放假回家了。 所以現在會議室裡面的氣氛大體還是比較輕鬆歡快的。 “……以上就是我這個學期所進行的主要工作,也感謝在研究過程中對我進行幫助的方振博士和常浩南師弟……” 隨著姚夢娜的報告完成,會議室裡面響起了一陣熱烈的掌聲。 一般來說,做畢設的本科生和一年級的碩士生在組會中無需發言。 因此擱在往常,組會到這裡基本上就該結束了。 但這次,還有下半場。 “咳咳——” 杜義山清了清嗓子: “那麼同學們,咱們組會的上半程就結束了,大家可以先休息上十五分鐘,等到回來之後,讓常浩南同學透過實際算例演示一下如何進行高效、準確的計算機模擬和輔助設計。” 隨著他的話音落下,會議室裡的眾人紛紛起身,準備活動活動身體,或者出去上個廁所什麼的。 但是當夏天第一個開啟門的時候,外面的場面嚇得她下意識後退了兩步,差點一屁股摔倒在地—— 門口竟然黑壓壓地圍著一大群人,粗略估計一下也得有二三十個,而且其中還有幾個年紀很大,一看就知道是老師。 “這是……” 會議室裡的其他人也發現了外面的異狀。 此時,一個常浩南熟悉的身影從外面飛快地鑽進了會議室。 是劉洪波。 “小劉?你們……外面什麼情況?” 杜義山一時間也有點搞不清楚狀況。 “呃……杜老師,是這樣。” 劉洪波抬起胳膊擦了擦額頭上冒的汗,然後解釋道: “我昨天聽方振師弟說,今天您組會的後半段會有個關於計算機模擬模擬的小講座,所以就想著帶幾個學生過來一起聽一聽。結果在外面等著的時候又碰上了另外幾個老師,他們知道這回事之後也都回去叫上了幾個自己的學生,就這樣……傳開了。” 這時候門外另一個老師也探進頭來: “杜院士,我們……” 但他話說到一半就停下了,因為眼前這個小教室顯然不可能容得下外面的大一群人。 但要是說就這麼回去,那多少還是有點不甘心。 畢竟是杜院士找來的人,水平必定不會差。 “算了,小劉,你去聯絡一下院長,就說我要組織飛機系的幾個課題組臨時開一次會,把那個新建的多媒體教室借過來。” 杜義山倒也沒有藏私的意思,但目前這個規模確實已經遠遠超出了他一開始的預期。 …… 大概二十分鐘之後,一行人轉移到了位於旁邊一棟樓的多媒體教室之中。 主要是因為這裡有一部在1996年還不太常見的lcd投影儀,能直接連線電腦的那種。 而浩浩蕩蕩的人群一路上又吸引了更多的老師。 其中甚至包括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院長唐林天,在把鑰匙親自送過來之後並沒有直接回去,而是跟著一起找了個位置坐下。 總之當常浩南抱著膝上型電腦坐到講臺上的時候,面前能容納差不多兩百人的教室已經坐滿了一大半。 前天下午答應杜義山做演示的時候,他的心態還是“一個組會而已,什麼場面我沒見過?”。 但是現在…… 這場面我真沒見過。 重生之前他雖然帶過不少實習生,但確實沒在這麼大的場合上講過課,下面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學院裡的教授。 所以要說完全不緊張那肯定是假的。 但常浩南也知道,這種場合,以後遲早都要面對。 而且級別還會更高。 所以提前鍛鍊一下,沒毛病。 想到這裡,他的心中鎮定了不少。 站在講臺旁邊的杜義山注意到了常浩南一開始的緊張。 但剛想著上去安撫幾句,就發現後者已經自己調整了過來,便只是在心中暗歎了一聲全才,然後拿起了旁邊的話筒。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