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0章 好好聽講!

常浩南這次組會上的展示,原本主要面對的是自己課題組的研究生們。 而哪怕是杜義山的課題組,也並非都是姚夢娜或者方振這樣的人物,大多數人在這方面的基礎還是比較差的。 如果直接開始講模擬計算過程,對於這部分人而言就基本相當於走馬觀花。 人對於完全聽不懂的東西往往是完全聽不懂的。 最多就是事後感慨一聲好厲害這樣子,並不會真的學到什麼。 因此他一開始才準備從理論部分開始講起。 但剛剛在看到臺下竟然坐著不少老師的時候,常浩南確實有過那麼一瞬間的動搖。 這些來頭頗為不小的教授會不會對冗長的基礎理論講解感到厭煩? 要不要先展示一下自己在模擬方面的技能? 但杜義山剛才說的那句話中提到了很關鍵的兩個字: 旁聽。 無論下面坐著多少人,除了同組成員之外都是在旁聽。 這讓他最終決定繼續按照原來的計劃進行。 “我們知道,流體作用於物體上的力,可以記為7個自變數的函式,f=f(l,θ,p,u,μ,w,c),其中l表示物體的某一代表性長度,作為研究的特徵長度,θ表示……” “經過量綱分析後,可以將具有幾何相似的同型別物體所受到的力f記為……” “下面我們依次討論上面這個公式中出現的無量綱引數……” 剛開始的時候,常浩南確實還是有點緊張的。 但隨著講解的不斷進行,他很快就進入了狀態,手中的粉筆在黑板上飛快地寫下一個又一個算式。 即便理論功底相對比較弱的人,只要跟著他的思路走下來,也能對計算流體力學模擬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體系。 這就是系統賦予知識的厲害之處了。 上一世,常浩南計算流體力學的應用當然非常熟悉。 但真要說到這些理論,那最多隻能算是瞭解。 在重生並得到系統buff之後,這些理論知識才如同刻印在他的腦子中一般。 以前的常浩南其實也一度覺得這種基礎理論作用不大,反正又不耽誤應用。 但到後面要做的專案越來越複雜之後,他才意識到這種看法錯的離譜! 不掌握基本原理,就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屁股後面亦步亦趨。 實際上這不能說是常浩南一個人的問題。 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本來就是航空工業受到新知識衝擊最大的一段時間。 大量以前並未接觸過的理論和技術在很短的時間內湧入國內,而且還是從蘇/俄和西方兩邊一起來。 很多時候,臺上講課的教授和臺下聽課的學生,都還處在學習過程之中。 因此他這一代大學生,除了某些確實天縱奇才之人以外,學到的東西都有些……廣博不精。 所以常浩南才選擇了這樣一種更加通透的講法。 另外一邊,正在下面聽著的唐林天已經意識到了自己剛才的判斷有問題。 雖然還沒講到具體的應用部分,但如此紮實的理論能力,絕對不是個需要在組會上報告學習進度的新手所能擁有的。 此時常浩南所講的內容也終於進入了數值模擬的部分。 “直接數值模擬方法即對n-s方程直接進行數值求解計算,這種方法不需要對湍流流動做出近似處理,因此其計算結果比較準確,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這種求解方式計算量過於巨大,以目前的計算機效能而言完全不現實。” “對於非直接數值模擬方法來說,主要有兩個大的分支,分別為雷諾平均法和大渦模擬法……” “雷諾平均法的rngk-w模型其湍動能與耗散率方程與標準k-w模型非常相似,透過對於前面方程47的積分,可以精確到有效雷諾數(旋渦尺度)對湍流輸運的影響,這有助於處理低雷諾數和近壁流動問題的模擬……” 不知不覺之中,常浩南已經把面前四塊巨大的黑板寫得滿滿當當。 唐林天在模擬方面本就浸潤頗深,常浩南講的這些東西他也都知道,因此可以分出一些精力去關注周圍其他人的狀態。 相比於剛才的基礎物理學內容,這一部分有關模擬的理論部分,即便是一些老師也瞭解的並不透徹,因此很多人都已經開啟筆記本開始記筆記了。 至於被帶過來的研究生們就更不用說了。 都是本科畢業之後還繼續深造的人了,怎麼可能還意識不到計算機時代已經到來。 但是,能完全靠自學成才的人畢竟是少數。 大多數人都只是在這個領域的大門前逡巡而不得入,或者勉強入門但又不得要領。 在這種情況下,一次幾乎從零開始的、系統性的理論講解,對於這些人而言無異於指路明燈。 此時距離常浩南開講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但教室裡面的大多數人仍然維持著全神貫注的姿態。 對於唐林天來說,這甚至比講述的內容本身更讓他感到意外。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