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融合成型,這一點江烽有感受。
劉延司和柴永率領的淄青軍是由原平盧鎮下的淄青軍和老淮右左軍一部為主整合而來,騎軍實力不弱,但步軍卻是參差不齊,主要是原淄青軍步軍戰鬥力略遜。
和袁氏打這一仗值得。
哪怕真的爭奪宋城失利,但起碼東面的幾縣能夠控制得下來,虞城、碭山、楚丘、單父,這是底線,相信袁氏真的奪得了宋城和其他幾縣,應該知足。
但如果是淄青軍奪下了宋城,恐怕袁氏就不能善罷甘休了。
宋城地理位置太特殊了,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拿下宋城,或者說宋城被徐州控制,蔡州軍就談不上對宋州的控制力,其南面的亳州就隨時可能被南下的徐州軍戳得稀爛。
但江烽不可能讓淄青軍止步於虞城,那樣既損害己方士氣,也不利於日後的談判。
底線只是底線,但是要談下底線,那你起碼要往底線上提升幾格,否則,如何與對方談判?
江烽不怕與蔡州一戰,也不怕徹底與蔡州撕破臉,但是他卻知道現在不是與宋州徹底撕破臉的最佳時機。
不把與沙陀人之間的關係穩定下來,與蔡州和南陽之間的關係永遠都無法確定下來,當然,會不會與沙陀人之間建立一種非敵非友的關係,江烽心中也沒有多少把握,他甚至覺得不太可能,哪怕他希望能達成一種穩定關係以便於為自己贏得時間來消化,但他覺得沙陀人未必會給他這個時間。
並不是說沙陀人就沒有弱點了,饒是大晉胃口好,牙口硬,實力強,但吞下大半個河南府再加上陝、懷、滑、鄭、汴諸州,它也得停下來揉揉肚子,好好消化一下,但比起徐州來,沙陀人這麼幾十年建立起來的格局體系顯然更厚實,也許三五個月沙陀人就能把內部初步穩定下來,這也就意味著沙陀人就可以再度出手了。
如果他是李存厚,只要打垮大梁,那麼刀鋒就肯定會首先指向徐州,至於南陽和蔡州,他甚至可以放棄一些到手的利益,讓給這兩家,只要他們能加入到對徐州一戰中來。
這種可能性極大。
無他,就是因為徐州根基最淺,諸軍內部最不穩定,這也是為什麼江烽力圖希望透過在與沙陀人徹底翻臉之前來打幾仗,讓淄青軍和武寧軍能夠儘快融合成型的原因,相比之下,朱茂的天平軍實力更穩定一些。
第一百九十六節 木蘭
輕輕搖了搖頭,終歸是實力不濟,才有如此多患得患失的想法。
徐州現在還沒有做好與沙陀人決一死戰的準備,或者說徐州現在還不是沙陀人的對手。
沙陀人不是大梁,這麼些年來與大梁的戰爭,對北面雜胡的征服,使得他們始終保持著一種緊張的節奏中,也使得他們的軍隊並未受到像大梁那樣死於安樂的心態侵蝕。
他們的心氣很足,而且李存厚也非朱允這種尸位素餐的守成之主,其表現出來的咄咄逼人氣勢,尤其是悍然對大梁發動滅國之戰,已經讓江烽意識到這個敵手的恐可怕。
更讓江烽感到忌憚的是沙陀人並不像北方諸藩和胡人那樣對術法一道的輕視和排斥,相反他們是北方諸藩中最重視術法一道的,他們能夠認識到術法一道可以幫助他們相對短板的步軍力量,所以在這方面不遺餘力。
所以江烽有時候也在想,也許拖下去自己會有更多的時間來整合融合,但是同樣也會給滅了大梁的大晉以整合機會。
除非能夠有更長的時間,比如兩三年,或許自己可以憑藉術法上積累的實力和攀科技樹帶來的實力提升來碾壓對方。
但沙陀人不可能給自己那麼多時間,半年,江烽估計這應該是極限,而這對於自己來說,卻遠遠不夠,與其如此,還不如藉此機會態度強硬一些,該撈的利益就要撈足,反正最後終究要一戰。
南陽和蔡州也永遠不會和自己站在一條戰線上,因為他們很清楚,沙陀人在解決自己之前,不會把刀鋒對準他們,所以他們才會有恃無恐。
正是這種糾結複雜的關係,才使得江烽在考慮和蔡州的戰事中如何來把握這個尺度,既要保證徐州方面的利益,但是又要避免讓蔡州無法下臺,被迫和徐州方面纏戰,甚至不接受妥協。
“郡王!”
侍衛的再度提醒讓江烽從沉思中醒來。
“吐谷渾人來使到了?”
“他們已經到了殿外了。”
“那就請他們進來吧。”江烽微笑著點點頭。
吐谷渾人終於還是來了,他們也不蠢,意識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