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在這種情況下,他要求一個人把兩根繩子系在一起。不過他在離繩子不遠的地方放了一個滑輪,意思是想給繫繩的人以幫助。然而,儘管繫繩的人早就看到了這個滑輪,卻沒有想到它的用處,沒有想到滑輪會與繫繩活動有關,結果沒有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

實際上,這個問題並不難。如果繫繩的人將滑輪系到一根繩子的末端,用力使它蕩起來,然後抓住另一根繩子的末端,待滑輪盪到他面前時抓住它,就能把兩根繩子繫到一起,問題就解決了。然而,人們被思維定式所困,如此簡單的問題都沒有解決。

心理學家邁爾於1930年研究過定式在解決問題中的作用,認為定式有時有助於問題的解決,有時會妨礙問題的解決。

小艾與大明稱得上是青梅竹馬,如今兩人結婚已三年。大明一直想要個小孩,無奈小艾鐵定心要做丁克,一次一次地用“有了小孩好吃的就都被他吃去了”的荒唐理由囧倒眾生。夫妻倆青梅竹馬、關係和睦、相互尊重。誰都不想強迫對方做不願意的事情,但是,生孩子畢竟是大事,也不能完全任由小艾說丁克就丁克。於是,兩人決定用一種古來而有效的博弈方式 ——抓鬮。

公證人是雙方的老人。實際上,老年人哪一個不想抱孫子的?為了勸服小艾放棄做丁克的打算,他們做足了功課。今日,小兩口決定抓鬮,他們私下決定瞞著兩人,做點手腳。他們認定了一向萬事我為先的小艾會先去抓紙團,於是把兩個紙都寫上“要小孩”三個字。激動人心的一刻到了,果不其然,小艾一馬當先,要求先抓鬮。結果令老人們大失所望的是,小艾竟然抓起一個紙團給吞了,並說:“大明,你抓,要是你抓到‘要小孩’的紙團,那我吞掉的這個就是‘不要小孩’了。”

結果顯而易見,老人們的思維定式決定了自己將抱不上孫子,而小艾對思維定式的突破則達到了自己想要的結果。

其實,現實生活中能夠把人限制住的,只有人自己。人的思維空間是無限的,至少有億萬種可能的變化。也許我們正在被困在一個看似走投無路的境地,也許我們正囿於一種兩難選擇之間,但無論什麼時候遇到什麼樣的情況,我們一定要明白,這種境遇只是由我們固執的定式思維所致,只要勇於重新考慮,開拓思維,就一定能夠找到至少一條跳出困境的出路。

電子書 分享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