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的滿足又叫“他尊”,表現為地位、聲望、榮譽、威信、讚美等外界較高評價的獲得。
由此看來,巧妙地運用奉承手法,讓你的上級欣賞你,讓你的同事幫助你,讓你的工作得以順利完成,為每個人營造一種和諧的辦公室氣氛,同時不失去自己做人的尊嚴和修養,事業的成功也就離你不遠了。
尤其是在辦公室裡, “功力”有高有低,如果你以為拍馬屁就是說點甜言蜜語那麼簡單,那就低估了拍馬屁的學問了。拍馬屁大致上可以分為“阿諛奉承型”和“恰到好處型”。
前者的表現是嘴上塗蜜,腳底抹油;後者則深諳心理學,他們往往會發現別人的優點並給予由衷讚美。無論物件是你的上級、同事,還是你的下級或客戶,沒有人會因為你的讚美而動氣發怒。
相比之下,前者比較直接,讓人一看就明白,這類馬屁“功力”都較淺,容易被人識破,若碰上不吃這套的人往往會適得其反;後者的“道行”則比較高,往往不露聲色,但效果卻奇佳。這就像武俠小說裡所描寫的兩種練武境界,前者用的是你一拳我一腳的蠻力,後者則靠內力修煉,“殺”人於無形。
與之相反還有另外一種情況,那就是把接近領導看作拍馬屁的另一種可能,就是過分強調個性。個性過強的人,往往唯我獨尊,不能容忍別人的錯誤,更不能容忍別人指出自己的錯誤,哪怕這個人是領導。這樣的人會把領導看成阿斗,自己則有諸葛亮的能耐,把接近領導等同於拍馬屁,而拍馬屁就是沒能力。有能力的人當然也就用不著拍馬屁,領導反而要“三顧茅廬”來洗耳恭聽他的“隆中對”。很明顯,這種人更加需要學習一點心理學。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二章 說話心理學:話是開心鎖,看你怎麼說(10)
管理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的成功80%來自情商,只有20%來自於智商。這時請記住猶太人的這句諺語:“唯有讚美別人的人,才是真正值得讚美的人。”
讚美的語言對人際溝通、維繫良好關係會產生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是調整心靈的潤滑劑,而且,讓別人聽了舒服之餘,還不會讓你降低身份。所以如何適當地讚美他人,也是與人溝通的重要課題。
歷史上,韓信在年輕時受過“胯下之辱”,後來,他追隨劉邦,屢建奇功。於是有人斷言,如果漢高祖劉邦沒有韓信,根本無法統一天下。因此,漢高祖對韓信日益強大的力量有所畏懼,並開始有意無意地羅織韓信謀反的罪名,企圖以此將其捕而殺之。
此時,韓信並不為自己辯護,只是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我韓信只有被烹、被殺了!”劉邦聽後,也覺得韓信是開國第一功臣,不能要殺便殺,於是將他貶王為侯,以觀後效。韓信受此打擊,終日憂心忡忡,日子過得很不愉快。
久未謀面的君臣二人終於有了一次見面談話的機會,於是韓信抓住這個機會,適時地把劉邦讚美了一番,暫時保全了自己。
當時兩人的話題是從評論將士開始的。劉邦問韓信:“你看我有率領幾萬大軍的能力呢?”韓信答:“陛下最多隻能率領10萬左右的大軍吧!”劉邦又問:“那麼你呢?”韓信笑答:“臣當然是多多益善!”劉邦此時也笑著問:“那你又為什麼被我所用呢?”這時韓信開始巧妙地讚美道:“陛下雖然沒有‘將兵’的才能,卻具有‘將將’的才能,而臣之所以被陛下所用,道理也在於此。而且陛下的此種才能是天生的,絕對不是普通人所能具有的。”
韓信的這番讚美令劉邦心情大好。至於劉邦之後又是如何作答,史書雖未作記載,但從日後韓信的復出就可想而知了。
如果你想在生活或工作中讚美別人,怎樣才能做到恰如其分呢?
讚美他人時,必須對對方的年齡多加留意。面對前途無量的年輕人時,如果你能列舉幾點來說明他將來會大有成就,他一定會十分高興。如果你稱讚他的父母如何了不起,他未必感到高興。你說他是將門之後,並把他與他的父母一起稱讚,才能贏得他的歡心。反觀老年人,也許他歷經幾十年的滄桑,人生仍未達到他預期的理想。對於自己,他已不再有過多的自信和希望,只能將他希冀的一切寄託於子孫身上。因此,你如果說他的子孫無論學識或能力都是難得的優秀,他一定會相當歡喜,甚至認為你慧眼識英雄!
此外,你應先了解對方的職業之後,再做出適當的讚美。如此一來,將為你與他人建立良好的溝通關係,打下最為堅實的基礎。
對於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