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恢復以往的清幽。
若是有旁人在此,未免不感到奇怪,畢竟啥異動都沒有,大群知了受到驚嚇而飛遁,竟像是被那抑揚頓挫的讀書聲所驚走的。
讀書可安神,讀書能驅邪。
紛擾的知了在專心致志的讀書人面前,自然成為搗亂者,是邪魅,所以不經意間,讀書的時候就包含有一絲想趕走知了的意念。
意念無形,音律有質,兩者結合,可形成玄奧的念力,便隱隱具有了“言出法隨”的意思。
所以這讀書聲雖然並不巨大,可在知了的感官中卻產生了畏懼,下意識地飛遁而去,換到別家。
屋子裡讀書聲不斷,院落內葉君眉則在搓洗衣服。素面朝天,淡色衣裙。烏黑油亮的長髮很自然地用一根藍色綢帶束縛住,兩縷從邊上垂落,一直垂到形成驚人曲線的胸前。
少女的手,白皙嬌嫩,本來絕不該做搓洗衣服之類的粗話。可是這些年來,無論如何變遷,她總是勤快地將所有的家務攬下來,細緻完成。
不需要僕從,不需要下人。
家裡。有她和哥哥,便足夠了。
這座位於京師南郭的四合院,位置說不上中心地帶,但價格一點都不低。沒有三百貫錢,那是無論如何都拿不下來的。
而今。四合院已然歸於葉君生名下。
說起來,這是葉家第三處產業了。
在天華朝,這等情況稀鬆平常。官宦富豪,產業遍天下,不少都是兩位數走起。
不過葉氏兄妹的情況卻有些特殊,他們衣裝樸素,出入皆無侍從。一看上去就不想富貴人家,緣何竟能在京師置業,買下偌大的院子?
有鄰居好奇問起,葉君生便笑呵呵道:“換的。”
“什麼換的?”
“字帖。”
於是乎聽到的人開始腦補。紛紛想敢情是這兄妹出身書香門第,祖上傳有珍稀值錢的古董字畫,與人置換了宅子。
敗家子呀。
有人感嘆道。
古人心懷,祖宗留下來的東西是寶貝。當要動用它們的時候,無疑就代表著家道中落了。
對此葉君生不予解釋。徑自忙自己的東西。現階段,修煉固然不曾落下,可用來溫讀經義的時間俏然增多了些。
目標,直指八月份的鄉試。
天華朝科舉鄉試,三年一屆,按四書五經、策問和詩賦分三場進行考試,奪魁者稱“解元”。
鄉試中舉後,第二年才有資格參加會試和殿試。
這三大考試,堪稱天下讀書人的夢想所在。
“苦讀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想靠詩詞成名,畢竟不易。先不說一首膾炙人口的詩詞是多少難寫出來,即使寫出來了,也很難傳播開來,形成大的影響。
至於葉君生,即使開著外掛,憑藉詩詞也是幾經浮沉。最後適逢其會,在天下第一才子競賽上大放異彩,算是真正的一舉成名天下知了。
但是這樣的例子簡直不可複製。
再說了,這個時代沒有音像傳播,名氣雖然很大,可葉君生走在京師的街頭上,基本無人認識。
他總不能逢人就說自己是天下第一才子……
然而這樣平靜的日子,挺好。
讀書寫字,吃飯睡覺。修修煉,偶爾被妹妹拉著去逛街,買各種各樣的京師小吃,以及一些小玩意。
日子就在這種溫和的節奏裡緩緩流過,彷彿時光倒流,回到穿越伊始的時候,那段清貧可不失快樂的歲月。
每每想起這些,印象總有一剎那的恍惚,又有值得回味的溫馨在心頭盪漾,久久不會散掉。
屋子裡的讀書聲停止了,葉君生開始寫字。略有不滿意的,便將紙張揉成一團,扔在身旁的垃圾簍中。
兩者距離差不多有一丈,可信手扔出,百發百中,從不曾偏差。
當垃圾簍滿了,葉君眉便會拾起,拿到門外去倒。
“葉家妹子,倒垃圾呀。”
有相識的大娘路過,問道。
“嗯。”
葉君眉脆生回答,囅然一笑,又走進了屋子。
那大娘被這一笑晃了神,一會才反應回來,心生讚歎:這葉家妹子長得可真美,聽茶樓說書的經常唸叨這麼一句話“小娘子”莫非是畫中人,能勾人魂……
如此清麗脫俗的女子,比起皇宮中的娘娘,只怕也不輸陣。卻不知道她許了人家沒有,沒有的話,說一段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