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裡捨不得用,多是撒些草木灰,牲口糞漿多是用來種蔬菜瓜果這類回報較高的作物。
只是每天挑著這樣的肥料來來去去,帶上身的味兒不太好聞。好在農戶人家多是習慣了,不但不會避諱,是不是還會與挑糞經過的農夫摻和幾句。“唷,你家池子裡今年儲得足啊!”“這味兒夠燻,越燻越肥,你家今年長瓜又得豐產了吧?到時候可要給同鄉的便宜點稱啊?”諸如此類。
行過沙堤去往農田的農人,挑肥在沙堤上大步直邁的農人,或者暫時沒農活、就拿著折了田坳裡野竹子自制的釣竿到水庫釣魚的同鄉,這些在柳堤鄉都是大家熟悉了的場景。沙堤大水庫在幾個村莊的中間,除了澆灌田野,村民日常生活裡浣衣洗菜都靠得是這大水庫,百多戶的莊稼人,因此幾乎是抬頭不見低頭見、今天不見明天也得見的熟絡關係。
在這樣和諧的生活環境中,如果有生人混入,在大傢伙的眼裡就會格外明顯。
今天水庫沙堤上就來了兩個很顯眼的外鄉人。
走在前頭的那位年輕人,雖是一身布衣,卻不像柳堤鄉的農夫們趿著草鞋挽起褲、袖衣管。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