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3部分

些規律?是什麼樣的社會機制和政治、文化、經濟因素促進了20世紀科學與技術的發展?破解這些問題,有助於縷清科技創新的基本規律。有鑑於此,從1999年開始,中科院開始以“百年科技回顧與展望”為題,邊總結邊作報告。這是一項系列報告活動,其高潮是中科院建院50週年之際,面向社會舉辦的科學報告會,當時有包括楊振寧、李政道、丁肇中在內的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聯袂出席,一時盛況空前。

2001年9月,路甬祥將他準備演講稿時蒐集到的資料、圖片,連同他的一些思考結果匯總,出版了一本內容豐富、圖文並茂的書《百年科技話創新》(湖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25日簽名後贈給我。

路甬祥性格平和,很好相處。我邀請他擔任中國國際戰略學會的高階顧問,他很爽快地答應了。有些學會的外事活動要請他參加,他在百忙中總是儘量抽出時間。至於是以學會高階顧問的身份,還是以國家領導人的身份,他總是聽從我們的建議,隨和而大度。當然,我也曾受他邀請,到中科院就新軍事變革的相關問題進行演講。但願我的演講能夠對他們有所幫助。

2003年3月,在十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路甬祥當選為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要勇敢地生活,做生活中的強者”(1)

1999年,正在致力於推進國家創新體系建設的路甬祥在為“中國中青年院士文集”寫的序中這樣說:

“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