擲奏表於大殿之上,並親書一道聖旨於鴻德殿後門傳了出去。
十二月十八日夜,左右羽林衛、左右龍武衛四路大軍封帝都城門,包圍相國府。百姓家家閉門閉戶,不敢妄出。十二月二十三日小年夜,馮氏一族的旁系親屬皆於各地被圈捕完畢,各地商鋪、礦脈、船號被端王親衛以不可思議的速度接手。十二月二十八日,馮氏一族三族以上之人皆被押解回帝都,並以龍袍之罪為首,共一百四十項重罪處死罪抄家,九族皆誅。
十二月三十曰,抄家當日,所查抄出的金銀元寶、珍珠翡翠、瑪瑙奇珍、古玩器件等等擺了整座五進大宅,卻還有為清理出的,這些東西置於廊前院內,據清點足有數百萬兩之多,而各地商鋪銀號、礦脈的價值更是難以估算。這些銀兩全部收繳國庫,數日之內,幾道聖旨連發,原屬於馮家的商鋪、銀號、礦脈、船號被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官小吏接手,這些人皆起於民間,才華出眾,卻因家族勢微,常年得不到提拔,此次事發竟得到皇帝欽點,可謂隆恩浩蕩,並迅速成為朝野新貴。
“龍袍之變”起於十二月初,到抄家滅門不過經歷了一個多月,在百姓還在為那西街落下數百顆頭顱膽寒,夜裡不敢出門,為那世家大族的如山金銀憤慨吋,三國中久經政壇的人卻不難看出其中的門道。盤踞大夏兩百多年,樹大根深的馮氏門閥一月之間被連根拔起,就此退出大夏的政治舞臺。馮氏一族的傾覆無疑拉開了三國拔除門閥制度的序幕。
門閥士族積弊之深由來己久,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想要拔出門閥世家,加深皇權的是歷代帝王都想做的事,然而要做起來並非那麼容易,處置不當定有大變。因而誰都沒有想到,以一國最大的世家望族開刀這樣的事,竟然是諸葛錦旭這個剛坐上皇位三年的“小兒”所為。馮氏雖死,餘黨猶存,朝野新貴突起,卻依舊不能與剩下的世家門閥抗衡,朝野中的世家望族因為這次鉅變人人自危,不知皇帝打算如何,氣氛沉冷詭異。
寧陽就是在這樣的氣氛中度過了她嫁人後的第一個新年,馮門之變當天,王府前院兒的總管博春以前和著廚院兒親戚貪汙王府錢財的事兒便被揪了出來,連同廚院兒的劉嬸和她那個釆買菜品的侄子一起被送交到府衙發落,最終打了板子,一家人發配到北疆去了。
寧陽是頭一回經歷這樣的事,她剛穿來吋雖然就經歷了柔妃的死而引發的賢妃趙氏之變,但是那件事情多半是聽宮女們議論才得知的,畢竟那時她還在襁褓裡。而這次馮家的變故她卻感受得更深刻些。以前的專業讓寧陽知道歷史上不乏這樣的事,但是親身經歷過後的感慨卻非書本故事所能及,榮華百年,覆滅一夜,人生崢嶸冷熱,不過如此,過好眼前的日子比什麼都重要。
帝都的氣氛冷沉,過年時給王府送禮的朝臣禮物都比往年要貴重些,寧陽也看出了這其中想要探聽訊息的意思。於是便去諸葛端雲跟前把圍獵那段日子讓總管劉阿置辦了些年禮的事兒說了,問諸葛端雲今年是否回雙份的禮。
寧陽並沒有說這是為了暗示朝臣安心,但諸葛端雲卻明白她的意思,不由從書冊中抬起眼來好生看了她兩眼,倒把寧陽看得有些不自在,她知道諸葛端雲是想說她怎麼會這些,於是便小聲說道:“以前在宮裡吋,也見著母后給朝臣家眷置辦打賞物件的,所以……”說到一半她又道,“若是夫君覺得寧兒多事了,那便按著往年的回就好。那些多出來的留著明年再回也成。”諸葛端雲將書冊放到一旁,就著火盆烤了烤手,說道:“便送兩份過去吧,也算安安他們的心。廚院兒的事兒你若想管今後便看著來吧。”寧陽想了想,廚院兒的事兒確實該有個章程了,只是最近府裡忙著過年的事,待過了年再定也不遲,於是便叫劉阿先辦回禮的事去了。
過年的那日,寧陽特地讓廚院兒做了一大桌子的菜,自己與諸葛端雲用過後,她便換上了身紅錦海棠金絲掐牙兒的衣裳,與諸葛端雲坐了一同守歲。這是她嫁人後的第一個年頭,以前與父皇和姐妹們一同過年的情景猶在眼前,如今便已換了地方換了人,雖一年未到,自己卻有種許多年了的感覺。只是寧陽這時並不知道,這是她在帝都的日子裡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與自己的丈夫單獨守夜。
見寧陽坐在榻邊上,臉上含笑眼底卻似有許多感慨,諸葛端雲不覺一愣,過了年她便十四了,雖也不大,但總有種長成了不少的感覺。還有一年……諸葛端雲垂下眼,竟不知自己也有算著日子過的一天。
夫妻二人一直坐到子時,總管劉阿領了府裡的管事、僕婦、各院兒數得上的丫頭來屋裡給兩人磕頭道喜,寧陽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