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這裡,蘭鳳賢停頓,目視鏡頭,語有深意道:“名廚之所以是名廚,就是因為他們的菜品,與大眾作品拉開了一個明顯的界限!”
“那麼,就讓我們看看,衛主廚,是如何展示這種界限的吧!”
語落。
啪嗒一聲,蘭鳳賢揭開蒸籠之蓋,頓時白霧呼的洶湧而出。
白色的霧氣,效果誇張,簡直要把評審席覆蓋過去。
四側的攝像機早已就位,將揭蓋那一刻,蒸籠裡,正在發生的驚人一幕,清清楚楚,在大螢幕上轉播出來!
一片死寂。
茫茫霧氣中,木質的蒸籠,赫然有一朵潔白的花朵,緩緩地綻放。
畫面是動態的。
原本閉合的花瓣,向四周舒展,很快,花芯展露在鏡頭中,又引發一大片窒息的抽冷氣聲。
兩個拇指大小的白丸子,立於花瓣的中心。
沒錯,這是之前的豬肉丸子,只不過,丸子進蒸籠前,被衛忠特意放進一盒泡軟的糯米中,滾了一滾,於是肉丸沾滿了米粒,經過隔水蒸煮,就變成了現在的一團玉球。
一粒粒糯米,晶瑩,閃著光,質地比冰晶玉石還要通透,還要純白。
而在糯米包裹的深層,一層隱約的紅色,代表內裡被當作餡料的豬肉丸,並沒有離奇消失。
別說普通觀眾目瞪口呆,發不出任何聲音了。
評審們也驚得不輕。
半晌,蘭鳳賢才將手上的蒸籠之蓋,放在桌上,並吐了口氣盯看面目平淡的衛忠,“色香味!你這個色,菜品外觀的表現力,就已經遠遠將大眾菜品甩在後面,拉開了一個天與地的距離!”
其餘四名評審也是各自揭開一個蒸籠。
不過評審們素養是極高的,一個個,都沒急著下筷,在強忍食慾,仔細欣賞源於廚師之手的美食藝術。
仔仔細細地,將蒸籠中,在筆筒造型的瓷碗上,盛放的雪蓮花,觀察透徹了,劉老太公驚歎:“魚片作花瓣,珍珠圓子作花芯,等等!”
眼睛裡,還有一灘像是冰雪融化,鋪展開來的南瓜泥。
吸一口氣味道,劉老太公老臉漲紅,“不行!”
“忍不住了!”
下筷先把作為花芯,填充在魚片花瓣中,嵌在南瓜泥之上的珍珠圓子,一筷夾起,整顆都送進了嘴巴,老者腮幫子頓時鼓起,牙關張開至最大幅度,接著用勁一咬。
珍珠圓子,最外層的一層冰晶糯米衣,極致柔軟,像是棉花讓口腔抖了一抖。
緊接著,牙齒卻卡在韌勁十足的豬肉丸子中。
撲哧。
濃厚,味道相當給力的肉汁,由深層的丸子濺射出來,燙得口腔抽搐不已,劉老太公如遭雷擊,頭頂直冒霧氣,發出驚而顫的嘆息:“真、真的是,人間珍饈!”
老太公還算能控制了,同席的段泓、王乾,已然是化身餓鬼,嘴巴咀嚼抽動整張面孔都扭曲了,又下筷將蒸過的魚片,整個的送進口。
蒸的魚片,在舌頭,香消玉殞,殘留的濃郁鮮之味,是一條魚的影子!
化作爛泥的南瓜塊呢,則在釋放蔬菜的青鮮。
“啊”
段泓、王乾兩個麟廚,在座位上,喜的手舞足蹈,“看見了,我見到了”
腦中的美食景緻,是一片魚米之鄉。
獵戶從山林歸,肩頭扛著一隻小山豬,農婦在江河之畔的肥沃土地,栽種著南瓜,魚叟則披衰衣、戴斗笠,靜靜坐在水流旁的一塊大石頭上。
雨後初晴的水鄉風情,令人無限的嚮往。
一切的一切,是這樣的質樸,清新。
突然,段泓、王乾手舞足蹈的姿態,就此僵住,眼眶竟迅速掉下兩行熱淚。
魚片,南瓜塊,珍珠圓子。
因為蒸之前,拌了米粉的緣故,一絲米的悠悠清香,於口舌縈繞,映在他們腦海中的水鄉景緻,就如一張老照片,被一張手不停地擦拭,越擦越是明晰,越擦越真實。
衛忠道:“這就是我的蒸!”
“我悟到的蒸之奧義!
“擦拭!”
他淡淡地說,“太多雜亂的東西,會矇蔽人的眼睛,味覺。從菜品的角度講,複雜的味道更會對我們的味蕾,施加沉重壓力。複雜沒什麼不對,但明晰一些,變得清楚,不是更好嗎?沔陽三蒸,就是這樣的擦拭技藝,把魚肉變回純粹的河鮮,讓飛禽走獸迴歸山野森林的滋味,讓蔬菜帶著那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