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得如此脆弱,最後年輕的克里斯托弗孤獨、無助地餓死在大自然的懷抱之中。這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該事件曾經引發美國社會的廣泛討論,越來越多自由主義的信奉者開始意識到,任何事物都是過而不及,對自由的追求也是如此。失衡的自由,不論是過少,還是過多,都將對人類造成傷害。
從自由回到經濟自由,經濟自由度不及歐美的中國為何成為過去30多年全球經濟最亮麗的一抹色彩?真正重要的是,“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實踐讓經濟自由思想與經濟學得以鼓吹其自身科學性的基礎——均衡思想,在東方摩擦出了耀眼的火花。
第一個火花是經濟自由的比例均衡。雖然在極端強調個人自由、市場本位,堅決反對政府幹預的自由至上論(libertarianism)的代言人名單上有許多星光閃耀的名字,但就像羅曼羅蘭所言:“一個人的絕對自由是瘋狂,一個國家的絕對自由是混亂。”中國改革開放中對市場與政府主導比例的不斷調整就像是尋找黃金分割點的經濟試驗,給關於自由與約束經久不衰、此起彼伏的爭論找到了一條相互融合、相互妥協的均衡思路,即以市場為主導解決資源配置的核心問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