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輸了,咱們就此罷手吧,這一場就算平手如何?”嶽興與儀和鬥了許久,心中的怒氣早已發洩完,此時又心知儀和之前多有留情,眼見著儀和將要內力不支,輸在他的劍下,當下往戰圈外一跳,朗聲對儀和說道。
儀和也知自己支撐不了許久,聞言看向定逸。定逸輕輕點了點頭,這是最好的法子,華山掌門的兒子與恆山白雲庵的大弟子打了個平手,於華山和恆山的名望都無損。
當下合什朝著嶽興微微躬身,道:“貧尼多謝少俠了,再打下去貧尼是非輸不可的。不過縱然如此,少俠若仍對我儀琳師妹有非分之想,貧尼仍要與少俠鬥一鬥的。”
嶽興肚子裡暗自誹謗不已,不過他承了儀和手下留手之情,也不與她爭執。
倏地定逸師太竄到嶽興面前,見她眉頭緊擰,似乎遇到了什麼難心事,過了會,問道:“你所使得劍法是華山劍法嗎?怎地老尼從未見過?”
嶽興搖搖頭,道:“晚輩已經說過,我並未拜入華山門下,又怎會得傳華山武功。”
定逸好奇起來,道:“那是何門何派劍法?我看這套劍法似乎是道家劍術,莫非你拜入了武當派嗎?”武林中秉承道家道統的大門派也不在少數,武當、泰山、青城學的都是道家武功,但是這些門派當中,惟有武當派能夠穩穩壓著華山派,讓嶽不群把自己的兒子送到武當或許還有那麼一絲可能,送到其他門派則絕無可能。
嶽興微笑著搖頭,道:“並非武當劍法,而是全真劍法。”
“全真?”定逸眉頭一挑,心底思索起全真是哪一門派,思索良久也不知所以,心裡打定主意回去問一問定閒師太,隨後不再多問,道:“此間事了,少俠請回吧,我等也要回庵了。”
第十二章 現身
恆山派女尼們在定逸的帶領下返回白雲庵,不戒和尚似乎是急著勸說儀琳,也跟了去。嶽興仍在山腳下的茅屋內,並未急著離去。今日一戰,對手雖然不是頂尖的高手,但正適合給他喂招,酣戰之餘,感悟良多,對全真劍法又有不少的領悟,此時正在茅屋內仔細精研全真劍法。
上山道上,不戒和尚圍著儀琳滔滔不絕地說著,儀琳卻似乎有些生氣,粉嘟嘟的小嘴噘起,對繞前繞後的不戒和尚不理不睬,玉臉微沉,一副萬邪不侵的姿態。
定逸在一旁看的有些好笑,心想這不戒和尚也是十分奇葩,又想到嶽興來此的目的,經過此事,怕他也沒有心思再幫助儀琳尋找她的媽媽了,不由又悵然一嘆。
“師傅,弟子無能,還請師傅責罰。”儀和只道定逸不滿她未能打敗嶽興,這才悵然嘆息,當下頗為內疚自責。
定逸失笑搖了搖頭,她對外人十分冷硬,但對門下弟子卻極好,說道:“咱們佛門子弟武功高低倒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一顆仁慈之心。今日你雖然沒能贏了那小子,但也沒丟我恆山派的臉,為師又怎會怪你?”
說完頓了頓,又道:“那小子劍法固然精妙,但內力卻遜你不少,若真的生死相鬥,他又豈會是你的對手?”
儀和點點頭,沉默稍許後說道:“弟子只是不忿他口出無狀,與他並無深仇大恨,自然不需痛下殺手。何況我年長他十多歲,內力勝過他並非是我的本事,若要我依仗年長而功力深厚來勝過他,弟子是決計不願的。”
定逸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讚許的點點頭,忽而道:“你有這個心態是極好的,這才是我佛門子弟該有的風範。不過這次這事,你也的確是錯怪了那小子了。”
儀和不解,疑惑地看著定逸,她明明聽到嶽興出言不遜,怎會錯怪了他。
“那小子來我恆山原本是知曉了不戒和尚的悲苦遭遇,打算助他尋回妻子,讓你儀琳師妹一家團圓。沒想到不戒這和尚大約是真的看上了這小子,想招他為女婿,上山與我商議時,並未說出那小子的本意,只說想將儀琳許配給一個少年俊彥。我一聽之下大為惱怒,與那和尚爭執了一番,便下山找到了那小子,盛怒之下,所說的話也頗為冤枉他。而後你不明就裡,對他一通指責,他年少氣盛,怎能不心生惱怒?這才會說了那些詆譭我恆山派的話,按理來說這也是怨不得他的。”
定逸的一番解釋讓儀和愣了一愣,旋即頗為不善地看了一眼仍圍著儀琳的不戒和尚,懊惱道:“師傅,那弟子這次豈非是錯怪好人了?我……我……”她原本是想說要不要去給嶽興道個歉,但她性子如定逸一般,實在不是願意給人低頭認錯的人,這才結結巴巴。
“哼,”定逸哪裡不知自己大徒弟的意思,當下只是冷哼一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