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出這次金融潛規則執行的背影。九年前,當美國長期資本管理公司陷入危機之時,美聯儲組織了十四家比較大的金融機構聯手施救,而貝爾斯登拒絕參與救援計劃,由此結怨於華爾街。當次貸危機行將拖垮貝爾斯登之時,其他大多數銀行也自然就作壁上觀。美聯儲以“貼現視窗向投資銀行開放史無前例”為由拒不救援,但卻指定貝爾斯登求救於紐約聯邦儲備銀行的大股東之一摩根大通。當貝爾斯登這個美聯儲的“異己分子”被摩根大通極其廉價地收入囊中之後不到四十八小時,美聯儲就迅速更改政策,開放貼現視窗給投資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理由是為了避免貝爾斯登的悲劇再次發生。

貝爾斯登如此,雷曼也不例外。在勞倫斯的筆下,雷曼的董事長富爾德其實是一個華爾街投行界的異類,他不具有投行先輩們那種紳士搬的精英品質。他深居簡出,專橫*,儼然就是雷曼帝國的國王。他對權力擁有無與倫比的野心,甚至會為此不惜一切。他極力排擠身邊有可能威脅到他權力的能人,而只允許那些俯首貼耳的庸人服侍其左右。他沒有興趣去深入瞭解日新月異的現代金融工具,也從不關心奮鬥在公司第一線、為公司直接創造利潤的冒險者,甚至在雷曼工作多年的高層管理人員,都未曾見過他的“廬山真面目”。

但是,有一個夢想卻一直主宰著富爾德的靈魂,那就是超越高盛。格林斯潘一手製造的繁榮給了富爾德難得的機會,他不能容忍自己錯過這次機會。於是,富爾德不計後果地透過不斷放大槓桿運作瘋狂併購,在使雷曼踏上飛速發展軌道的同時,也使雷曼陷入了財務異常脆弱的危險境地。然而,市場是不可能無限期繁榮下去的。當市場出現拐點時,雷曼為了擺脫困境不得不求救於美國財政部,請其施予援手,以免其破產引發整個金融系統的大動盪。然而,時任美國財長的保爾森卻斷然拒絕了雷曼的請求,從而將雷曼推向了萬劫不復的深淵。百年雷曼由此轟然倒下,破產金額創下了歷史之最。。 最好的txt下載網

譯者序(4)

雷曼倒掉之後,華爾街的雙強格局由此形成,高盛和摩根大通主宰了後雷曼時代。我要提醒讀者注意的是,拒絕對雷曼施予援手的保爾森正是出身於高盛,他自1999年起就出任了高盛集團的董事長兼CEO,直至2006年出任美國的財政部長。什麼是金融潛規則?這就是金融潛規則。如果你不懂西方世界的金融潛規則,不懂潛規則之中滲透的人脈關係,就永遠不會明白世界金融集團存亡興衰的本質原因。就換句話說,潛規則所涉及到的才是真正的核心利益。

那麼,金融潛規則又是如何運作的呢?事實上,這一切的一切都是由躲在幕後的金融寡頭在操縱,金融寡頭建立了一整套遊戲體系和遊戲規則。他們透過捐助建立資助各類智庫的基金會,進而控制基金會。這些基金會不僅會間接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進而利用這個嚴密的組織體系對商業公司實施控制;而且還會資助各種各樣的政治遊說活動,從而左右國家政策的走向。比如洛克菲勒家族直接控制的基金會就達200多家,間接控制的基金會則高達上千家,這些基金會有些用他的名字,有些不用他的名字。金融寡頭就是透過這種複雜的金融持有方式,使商業公司按照其意志運營,上演一幕幕黨同伐異、排除異己的金融大戲;他們也正是透過這種方式,成就了美國二十世紀*十年代金融自由化的政策走向。《格拉斯-斯蒂格爾法》的廢除即是一例,正如勞倫斯所言,該法的廢除是最終導致此次金融危機的重要原因。勞倫斯在其書中的講述,不僅從某種意義上印證了我對金融潛規則的思考,更拓展了我對金融潛規則的理解。在華爾街……世界金融業的主宰,金融潛規則不僅存在於公司外部,也同樣存在於公司內部,這就是華爾街的公司文化。

勞倫斯的筆觸充滿生動鮮活的個性與幽默,令一本講述金融機構內幕和次貸危機的書讀來就好像懸疑小說,絕不讓讀者費解和望而生畏,而這正是我所欣賞的方式。對於作者講述的他所經歷的職業生涯中的幾個關鍵階段,我也有頗多同感。當讀到與眾位曾同甘共苦、經風歷雨的同事兼好友惆悵分離時的感受,我彷彿回到了已恍如隔世的世通公司的大草坪,昔日同事們的臉龐一一浮現。他們在公司驟然覆滅時所經受的衝擊和挫折,以及個人生活和家庭突然被陰霾籠罩的境況,都與勞倫斯筆下雷曼同事們的痛苦歷程極其相似。

有時,我又忍不住想馬上和勞倫斯作深入的交流,共同探討和剖析這次源於美國的次貸危機和金融海嘯。對於勞倫斯所認為的,如果雷曼高層及時在交易技術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