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東西廂房連成一品字型,屋舍修得極端莊齊整、頗有大家之風。這兒平日便是大掌櫃嚴引泰起居所在。西廂房隱蔽處有一後門。出後門是一小園子,卻只有一架葡萄、三棵老桂樹。端的是幽靜朴茂、古意盎然。園子頂端是一抹爬滿爬山虎的高牆,西北角隱隱可見有扇院門。而最北面,緊挨一道寺廟高牆的,是一溜屋子,全無窗,一式厚牆沉木、嚴嚴實實。東面是銀庫和儲藏貴重藥材的地方;西頭兩間闢為值房。當初老管家董述選“廣濟堂”藥號充作陸申的避風港,有兩個原因,其中一個,是有出乎一般人的意料,利於遮人耳目。——藥號的大東家,一般人多以為是陸申的老友、藥號坐堂郎中曹牧雲的侄兒曹得原。其實這大東家的股本,卻有一大半來自陸申,不過是由他在股東花名冊上掛個名罷了。於是,此地便如同陸申的城中別業,又有了一大筆帳外的固定資本和流動資金,可以在遇到不測事件時從容應付,就象如今的情形;另一則是藥號的郎中都是一代聖手,又離他宅子近,便於照應。如今,他與“廣濟堂”大掌櫃嚴引泰商定,就把西頭兩間值房改作陸申的病房。
沒等一個圈子兜下來,老僕來報,陸申的安身之處已悄悄置備好了。李白巡察了一遍,大為滿意。他想,還是一不做、二不休,乾脆趁著前晌巷子里人少,把陸申移往“廣濟堂”的活兒,給乾淨利落地做了。於是,他翻身重回陸府。在劉四嬸搭幫下,很快打理完這檔頭等大事。
一顆在腔子裡翻騰了一宿的心,總算又回到了原處。此時的他,起了一股閒興頭。在“廣濟堂”大堂盤垣了一會兒後,又趟過大廳,來到大門前。
此時已近開市時分。這“廣濟堂”位於平康坊東北角,座西面東。大門階下是一條南北貫通的大道,對面便是東市。因而這條大道,又成了京城最繁忙豪盛的去處。平日此地商旅雲集、車水馬龍,可謂極喧囂熱鬧之至。近幾天,雖然市場有不少因歇年而未開業的門面,但過年出門逛街的各色人等,還是把個極寬暢的大道塞的滿滿的。而它西北,是一座包括“廣濟堂”在內的平康坊,北接長安天街,東面與東市比鄰。第宅稠密、水陸道互濟,除了官署、寺觀、園囿應有盡有;酒肆、客棧、藥號,尤其數妓院既多且豪、燈火徹夜不休,是長安城最有名的*淵藪。
把如今的陸申,安頓在這麼一個地方,正應了古人所謂大隱隱於市的說法,極其高明。眼下,他把陸府與“廣濟堂”一比,不禁對老管家董述的用心大膽縝密大為佩服。這一來,李白心續大好。他索性到東市逛了一圈,買了幾件文具,這才穿街過巷,回到陸府。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六.老宅(上)
42.弔客盈門
陸申的府邸,也在平康坊。
這宅子很不小,離“廣濟堂”西南沒多遠。它南臨橫貫東西的中央坊道,可謂鬧中取靜的好去處。而若論衣食住行之便利,是京城坊裡之首。宅子院門正對坊道與河道,東邊接有小巷與“廣濟堂”溝通。北面是座寺院。這是座前後三進、外加一大片西花園蔚為大觀老宅子。
今兒一早,這京城民居中一向廳院深沉、重門緊閉的豪宅,但見門戶洞開,人來人往。所有的人都開始在忙忙碌碌地佈置喪儀。大院裡蓆棚搭得高高的,裡外白茫茫一片;這天西北風賊緊,布幔給吹得“卜落、卜落”地響個不停。到了午後,陰了好些日子的天空,突然又飄起雪花。院子裡早失去了往日的軒昂與寧靜,代之以潑天蓋地的白幛、輓聯,低徊的頌經聲不絕於耳,觸目都是令人驚心的哀怨、忿恨和淒涼。亂紛紛的大雪片兒,更加重了這院子內外的悲涼哀苦的氛圍。
黃昏時分,那載了棺材的牛車,緩緩駛入長安城平康坊陸府大門。一時間,鞭炮四起、哀樂沖天。——自清早長樂坡啟程回城起,這帶了一應喪事儀仗的一長溜的隊伍緩緩而行,一路吹打著淒涼的哀樂、朝天拋灑雪白的紙錢。此外還時不時停在道旁,接受親朋好友的祭奠,走得很慢。到了陸申的府邸,所有人眾早已是疲憊不堪。
李白早安派妥的陸府上下人等,趕緊接著不提。
此後,前院時而有哭訴聲,隱隱穿越彎曲的迴廊,傳到李白主事的偏院這邊來,他知道,那是又有弔客登門。對此,他是既欣慰又擔憂。陸申從商數十年,苦心經營,為京城可數的且富且仁的大家。乍聞噩耗,滿城震驚。眼下弔客盈門,也實屬該當。不過,煩人的事兒也沒少。叫李白憂的,是陸家人流攅動不息、良莠不辨,難免有奸險之徒混雜其間。
先是聽說萬年派了個刑名師爺,指名要找老管家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