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研究生)的遺忘,或許是更嚴重,更令人警悚而深思的。
不能遺忘的思想遺產
論北大
而我的記憶的恢復,卻是發生在十年後的今天,大概也不是偶然的。正是這些年,改革的問題暴露得越來越明顯,引發了人們對“中國式改革道路”的反思。而在我看來,這樣的反思是應該追溯到歷史的起點的。於是,發生在1980年以北大為代表的“中國校園選舉運動”中圍繞“中國改革道路”的討論與辯論,就重新進入了我的視野。
讓我們回到當年歷史的情境中——
(一) 不平常的時刻,不平常的地方,
不平常的一代人 〖1〗
改革關鍵時刻的校園民主運動
據《北京大學選舉運動大事紀》介紹:北大選舉海淀區人民代表的工作是從1980年10月6日開始的。北大學生和研究生單獨劃為一個選區。大約10月中旬,“北大部分學生公民開始醞釀競選”。11月3日學校公佈選民榜,開始醞釀候選人。當天上午,經濟系、國際政治系、技術物理系幾個學生相繼貼出競選宣言,這是北大第一批站出來的候選人。以後,哲學系研究生、國際政治系、中文系、哲學系、經濟系的一些學生也相繼宣佈參加競選,候選人達18人之多。由此展開了極有聲勢與活力的競選活動:除張貼宣言、大字報外,還組織選民見面會,答辯會,舉行民意測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