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部分

再看水仙,自然是多了些城裡人的味道。少不了乾淨。瘦瘦地一挺,脖子抬得高高的,一副不合時宜的樣子中,又多少顯出些單薄來。總沒有杜鵑那一團一夥的鬧乎勁。但也是各安其事。互不騷擾。愛它們的主人,自然也是各懷心事,選那最適合自己口味的花來賞玩。

水、草、魚、花、樹……這些柔軟的東西擺在家裡,總能讓乾癟的人生轉個彎,迂迴到一個小角落,體味出更多不同的感受。甚至,有的時候,走在一條有樹的街道上,都能感覺到面板的溼潤,心裡就更歡欣。

突然想起了杭州。並不寬展的街道彎來繞去,西湖旁邊人來人往,看不出有太多可人之處。可是突然,一陣槐花香飄蕩而來。啊,這就是江南。江南的味道。潮潤中帶著甘甜。柔軟而悶熱。一會兒,就下起了雨。真正的江南就這樣來到了——果然是天堂。天堂,就是適合人類居住的地方。

又想到男人。其實和城市一樣。一個總喜歡為宏偉目標而忙碌的男人,總歸——不那麼討女人喜歡。女人喜歡的,其實是更柔軟更溫和的東西。可以傾吐自己內心最深處的情感。可以將自己的腦袋依傍過去。可以無怨無悔。

買了八條“金瑪麗”,放進兩米的缸裡,簡直就和倒進去八顆米粒一般。又買了一袋魚食。妹妹再三叮囑——千萬不能喂得太多。魚只有被漲死,從來不會被餓死。有了這樣的警言,我自己就喂得格外謹慎。只在手指尖抓起七八粒魚食,投進缸中,看到一條魚遊了過來,另一些魚也遊了過來,張開嘴吃食。可那魚食太大,總是吃了吐,吐了吃。總是從一條魚的嘴裡跑到另一條魚的嘴裡。有時候,它們還喜歡吃沉澱在魚缸底下的食物。嘴唇一啄一啄的,煞是好看。

更有趣的是製造氧氣泡的時候。將電插上,開啟抽水機器,隨著轟隆隆的聲音,一連串的泡泡就被製造了出來。平時慵懶的小黃點,這個時候格外興奮,努力地從水泡中穿行而過。一會兒游來,一會兒游去,簡直是在享受這難得的自足時光。

txt小說上傳分享

魚 人與魚,誰更愉悅?(2)

自足是一種奇異的美。當我們有一天意識到自足之美時,我們似乎就可以洞悉白天和黑夜的秘密了。孩子是一個禮物。透過我們的身體來到了這個世界。我們給予他肉體,卻難以主宰他的思想。他有屬於他自己的思想。從一個柔軟的胚胎長成一個有獨立思想的人。這個過程,是一個不可模仿的過程。母親——只是一個同行者——看著這個從來就不屬於自己的柔軟嬰兒——最終離開了自己。

他們說:這就是人生。一個柔軟人類必須經歷的一生。把時光當作一條河流,坐在岸邊,看它流逝。看那些柔軟之水,和水中之物,一起奔流而去。最後,連同自己,也將如此逝去。我們看著魚缸。我們看魚的樣子實在很傻。看魚玩耍,人也得到了同樣的玩耍。人與魚,誰更愉悅一些呢?

性 我們的怯弱我們的性(1)

第27周

是在故鄉的一家小書店裡。平時我喜歡亂翻一些小說。《戰爭與和平》《巴黎聖母院》。可是那一天,我看到了一本藍色皮子的書,一個外國人寫的。這是我讀到的第一本性學書籍,上面說孩子誕生是因為精子遇到了卵子。看了幾分鐘,裡面的名詞格外陌生,圖形也驚心動魄。環顧左右無人,趕緊將書放回了架子。腦子裡卻一直徘徊著這樣一個疑問:那麼,它們——精子和卵子——是怎樣相遇的?那一年我9歲。讀小學3年級。拿了三年的獎狀。喜歡發呆。

更小的時候,父親說我是從白菜地裡揀來的。我就不停地拔出白菜,剝開菜芯,希望從裡面找出一個小孩來;後來母親又說是從她的肚臍眼裡生出來的。我就喜歡用手去摸那個地方,想象著那個地方有一天會被一個小腦袋撐開;初中時上生理衛生課,老師將男女同學分成兩個班,各派一個老師,吞吞吐吐含混其詞地講了半天,讓我更是一頭霧水。我來月經了。我開始發育了。我越來越像一個女人了。我長大了——可我卻依然那麼怯弱——像那個9歲的無知女孩。

終於有一天,我傻乎乎地跟男人上床,開始了戰戰兢兢的性愛之旅。直到我結婚生孩子,我才略微懂得了一點“性知識”。這個曲折過程,我所付出的代價何其慘烈。我就是我們。我們這一代人都是這樣。小時候沒有電視。沒有卡通玩具。沒有電影。只有泥土、田野和微風。我們那麼怯弱。我們怯弱的根源在於性——在於我們對性的陌生。

終於——近日——在毗鄰烏魯木齊某大學的地下通道內,出現了一臺“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