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他心裡邊想著邊開始了練習。以前體育老師和體育老師搞好關係,現在終於拿上了用場。

慢慢的的,進入了招式之境,一招“太極起式”從他的身影上展現開來。接著“攬雀尾”、“摟膝拗步”、“手揮琵琶”、“肘底看錘”、“白鶴亮翅”等招式從一招一式的演化過來,自然之中,不覺得進入了忘我之境。

在院子裡飛舞的陳堯叟、陳堯佐兩兄弟也慢慢的停下了手中的招式,開始覺得很奇怪,接著便是被這些招式吸引,渾身一股吸收自然之氣,兩足浮起,浮游水中,能自如運動。看著看著,便直直的被這些拳式吸引。

待到陳堯諮“如封似閉”、“抱虎歸山”、“十字手”、“收式”住拳。兩兄弟還在回味,站在那裡木痴似的,仿似在回味書中的聖人玄奧。

陳堯佐最先醒悟過來,便笑著開口道:

“三弟,你這套拳法是父親什麼時候教授給你的,往日叫你練習,你便懶睡不醒。今兒個怎麼這麼早,難道是被秋蓉告到孃親那裡了。”摸摸陳堯諮的頭,開心的調笑道。

“這不是父親叫我的,是我跟別人學的。”陳堯諮回頭跟二哥說道,這二哥還夠情義的,幫助自己討回面子。

“三弟,你跟誰學的,我們可不可以跟你一起去拜訪。”

大哥陳堯叟也笑著說話問道。還是一副老成持重的樣子,將近弱冠的人就是不錯,不學二哥機靈。

“這個一時半會也說不清楚。你想學我可以教你們,但記住,不能給外人說,說是我交給你們的。”

陳堯諮怎麼能說的清楚太極拳,這拳法在後世就有幾個流派,分好多流宗,他一個二把手水平怎麼能懂太極那麼深奧玄學。

()

“真的,你能教我們,你這麼小,能記得住?”

陳堯佐有些疑問。

但陳堯叟開口說話了,“二弟,你不要小瞧人,你的字有三弟寫的好麼?寫那麼好的字,練那麼好的拳,定是高人,這得講求緣分。三弟肯教我們,已經是福了。那我們明日開始就和你學,你看如何,三弟?”

陳堯叟這人還真有禮賢下士的風度,據史實記載,他真有大度之風。

“無妨,我們明日開始,便一起出去練拳如何?”

陳堯叟、陳堯佐聽聞,頓時喜出望外。“好,明日咱們三兄弟便如此,可好?”

陳堯佐又發話了,“

這拳既是好拳,我倒想到一個練拳的好去處,縣城東北有一處小山灣,此地茂林修竹,清幽絕俗,灣內邊有一天然洞,夠寬敞,以前咱三兄弟玩耍去的,正是在小山之上。咱們兄弟三人即練拳,又登山,豈不美哉?”

“對對對,此乃絕妙好處,早日起來,如臨仙府,不是正合這拳之意境。三弟,你看可否?”陳堯叟也問道。

“對啊,我怎麼忘記這麼一處地方,咱三兄弟還曾言要給那洞去一儒雅名字的。咱們明日便聞雞起舞,如何?”陳堯諮問道。

陳堯叟二人立即贊成。三人打定主意,便一起走向正堂吃早餐,。早飯過後還要去學堂,雖說學堂不遠,但他們還沒有遲到的經歷。

……

……

謙於書齋是劉夫子的私人書齋。劉夫子也是年輕就州試考取的秀才資格,出生於沒落的書香門第,倒也是飽讀詩書的文學才士,。但為人也古板有餘,變通不足,仕途不順之下,老來回鄉便在家裡做起這私塾。曾經對李公子、陳堯諮之類的頑劣子弟做出過正面引導似的教育,連那戒尺都為他們二人一人準備了一支。

……

……

謙於書院書院,也就是在劉夫子的家裡,也就在城裡不遠處的凌雲山上,走著這林蔭的小道繞道不遠,一座微顯落魄宅邸就展現在眼前。宅門上掛著的牌匾上寫著風雅的行書“謙於書院”四個大字,陳堯諮三兄弟一路上也會同了幾個書院的玩伴,便一同便走進這古樸的宅子。

書齋不大,學子也就那麼幾十人。陳堯諮跟著兩個哥哥很快的就找到了書齋的正堂。只見門前匾額從右而左上書“謙於書齋”二字,門下右上一聯曰:

“大學釋格物致知,天下家傳戶頌。”

左邊邊下聯曰:

“半畝尋源頭活水,賢輩道立德明。”

看此情景,陳堯諮不住稱歎:好一派風情奇秀之書齋,果真求學之地,書卷講經之處。能在如此聖地求學,也不枉此生走一遭了。

正是:凌雲高山隱才學,萬夫風流於斯生。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