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朱允炆的眼睛一亮。
向他恭敬叩拜的人群中,有一雙眼睛正滿是笑意的瞧著他,眼睛黑亮有神,不卑不亢,參拜新君的莊嚴時刻,只有這雙眼睛最不專心,彷彿向他叩拜只是朋友間玩的一個充滿了惡作劇意味的遊戲,那麼的漫不經心,但這種眼神卻又最讓人感到溫暖,舒心。
黑亮的眼睛充滿笑意的朝他擠了擠,很不正經。
這一刻,朱允炆忽然釋懷的微微笑了。
他感到從未有過的平靜和安寧,他終於發現,原來自己不是孤單的,有一個人,他出身卑微,他偶爾胡鬧,他經常拉著自己幹一些不著調的事情,讓自己時刻處於提心吊膽,哭笑不得的狀態中,可自己卻感到十分的窩心和舒坦。
原來快樂並不曾遠離,誰說帝王一定要無情冷酷?我朱允炆即便位臨九五,還是有朋友的,我,並不孤單
朋友,多麼可貴的珍寶
這一刻,朱允炆心中陰霾盡去,陽光彷彿照散了烏雲,他的天空頓時變得晴朗起來。
群臣依舊在向他叩拜,朱允炆表情肅穆凝重,卻在群臣伏下身去的那一剎,極快的向蕭凡吐了吐舌頭,然後扮了個很扭曲的鬼臉,接著又很快恢復了正常。
“噗——咳咳咳。”躲在群臣中間的蕭凡被朱允炆猙獰的鬼臉嚇到了,忍不住大聲嗆咳起來,靜謐的大殿內,急促的咳嗽聲顯得很是突兀刺耳。
如此莊嚴的時刻,這傢伙又出么蛾子,群臣頓時紛紛回頭怒視蕭凡,大家的表情很不滿。
“……蕭愛卿,你怎麼了?”朱允炆一本正經的問道,表現得很關心。
“咳咳……”蕭凡咳得俊臉通紅,捂著嘴使勁壓制衝口而出的大笑,急忙神情激動難抑的大呼道:“……新舊交替,永珍一新,我大明王朝如紅日東昇,生生不息,臣這是喜極難禁,喜極難禁哇——”
說完蕭凡像在廟裡拜菩薩似的,高高舉起雙手,朝朱允炆拜了下去,把腦袋藏在地上,只看見他一對肩膀不停的顫抖聳動。
群臣一陣恍然,蕭大人這是心繫社稷,有所感懷呀……
這馬屁的力度不可謂不高,群臣急忙有樣學樣,跟著蕭凡高舉雙手繼續大拜,跟邪教的拜神儀式似的,齊聲喝道:“臣等亦喜極難禁哇——”
“噗——咳咳咳……”這下換朱允炆忍不住了。
這傢伙總是給人意外,把好好的正經場面搞得烏煙瘴氣,令人哭笑不得,實在太壞了……
正在叩拜的群臣愕然抬頭望著朱允炆。
朱允炆大窘,急忙順勢擺出一副志向高遠的明君模樣,激動難抑的大呼道:“我大明王朝生生不息,此乃天命所歸也各位愛卿,我一定要做個好皇帝”
黃子澄皺了皺眉,很不識趣的冷冷提醒道:“陛下,此時您該稱‘朕’了……”
朱允炆從善如流,仍舊保持激動的情緒,改口道:“……朕一定做個好皇帝”
“噗——咳咳咳……”倆兄弟跟傳染了流感似的,這下又輪到蕭凡咳嗽了。
幸好群臣被朱允炆這番志向高遠的話感動,紛紛伏地而拜,遮掩了蕭凡的咳嗽聲。
“吾皇聖明萬歲萬歲萬萬歲——”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四,朱允炆被擁立為第二任大明皇帝,正式登上了歷史的舞臺。
接下來,便是為朱元璋治喪,朱允炆以新君的身份,發下了第一道聖旨,宣佈國喪,樂舞皆免,由於朱元璋的遺旨裡說過掛喪三日即可,勿妨民間嫁娶,但朱允炆和大臣們商議之後,還是稍微更改了一下,將三日改為三月,國喪三月,其間不得舉樂,不得嫁娶,不得興兵。
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二十六。盛大隆重的葬儀之後,在京師道錄司組織的僧道法事下,在和尚道士們齊聲誦唸的**聲中,朱允炆率領滿朝文武,將朱元璋的棺柩送進了陵墓。
陵墓在洪武十四年便已修好,位於京師城外鐘山南麓,朱元璋的髮妻馬皇后死後葬於此處,由於馬皇后諡號“孝慈”,於是陵墓被稱為“孝陵”。
朱元璋一生簡樸,不願因身後之事大興土木,關於他死後的事情,遺旨中亦有提及,唯願與髮妻馬皇后合葬一處,只需開啟孝陵地宮,將其棺柩置於馬皇后一起即可,喪葬之儀一切從簡。
孝陵的地宮石門緩緩開啟,朱允炆淚流滿面與群臣跪於陵前,看著大漢將軍將朱元璋的棺柩合力抬了進去,僧道盛大的超度安魂法事之後,地宮石門緩緩關閉。
這位譜寫了華夏傳奇歷史的偉大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