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部分

在《三國志選注》的《前言》中,就說“諸葛亮徵南中事,當時傳說不免有誇大溢美之處”,而且明確指出七擒孟獲“不合情理”,南人不反“不合事實”。何茲全先生的《三國史》,也用《三國志》之《李恢傳》、《馬忠傳》、《張嶷傳》中的大量材料,證明諸葛亮北還後,南中的叛亂就從來沒有停止過。所以,後來曹魏大兵壓境,劉禪打算逃往南中,譙周就說去不得。為什麼呢?因為那些“南方遠夷”的臣服,是丞相用武力逼出來的(兵勢逼之),並不可靠。而且,他們臣服之後,反倒要多交賦稅,就更是心懷不滿,甚至充滿仇恨(以為愁怨),因此隨時都可能暴亂(見《三國志·譙周傳》)。看來諸葛亮的“攻心”,並沒有達到“反側自消”的效果。這個未必成功的事例,怎麼能用來勸諫岑春煊?

然而諸葛亮進行的戰爭,除了南征,就是北戰。所謂“從古知兵非好戰”,如果不是指南定夷越,也就只能是指北伐曹魏了。

其實講通這一點並不難,只要弄清楚諸葛亮北伐的真正原因就行了。前面說過,諸葛亮的北伐,其實是不成功的。不成功的原因也有三條,我在《品三國》(下)的《以攻為守》一集講過,即:曹魏非速亡之國,益州非進取之地,諸葛非將略之才。這三條,至少前兩條,諸葛亮應該是心中有數的。何況《隆中對》說得很清楚,北定中原,復興漢室,一要天下有變,二要兩路出兵。現在,天下無變而荊州已失,豈是可以北伐滅魏的時候?

於是問題就來了:既然如此,諸葛亮為什麼還要鍥而不捨地進行北伐呢?

答案就在《出師表》。《出師表》一開始就說:“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這是實話。也就是說,諸葛亮出師北伐,是因為蜀漢政權受到了威脅。那麼,威脅來自何方?來自孫吳嗎?不是。諸葛亮執政後,吳蜀盟好已經恢復,雙方和平共處,相安無事。來自曹魏嗎?也不是。赤壁之戰後,曹魏從來就沒主動攻打過劉、蜀。反倒是,劉備攻漢中,關羽圍襄樊,孔明出祁山,屢屢挑釁。所以,這筆賬也不能算在曹魏頭上。曹魏不進攻,孫吳沒威脅,所謂蜀漢政權處於“危急存亡之秋”,就只有一種可能──他們內部出了問題。套用孔子的一句話說,就是吾恐諸葛之憂不在曹魏,而在成都城中也。

實際上我在《以攻為守》一集已經講過,諸葛亮的堅持北伐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理想必須實現”,二是“小國更要圖強”,三是“安內必先攘外”。因為無論是轉移注意力,還是加強凝聚力,戰爭都是最好的手段。一個國家,如果處於戰爭狀態,管理和治理起來就順手得多。要整治或者鎮壓反對派,也便當得多。想當年,執掌魯國國政的大夫季孫,就曾經因此而準備進攻魯國的附庸顓臾,所以孔子才說“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不過諸葛亮和季孫氏的情況並不相同。季孫攻顓臾是以強凌弱,諸葛伐曹魏是以弱抗強。季孫之憂在魯君,故曰“蕭牆之內”;諸葛之憂則不在劉禪,故曰“成都城中”。那麼,讓諸葛亮感到憂心忡忡的,究竟是哪些人呢?

三 誰有“反側之心”(1)

要回答這個問題,必須先弄清楚蜀漢政權的內部結構。

我在《品三國》(下)多次說過,劉備、諸葛亮建立的蜀漢政權,是由三股政治勢力組成的。第一種是“本土勢力”,包括原仕洛陽的益州官僚和仕於益州的本土豪強,我們統稱之為“益州集團”。第二種是“劉璋舊部”,包括追隨劉焉父子入蜀的和後來投靠劉璋的,我們統稱之為“東州集團”。第三種是“劉備親信”,包括劉備的骨幹(如關羽、張飛)和後來投靠劉備的(如馬超),我們統稱之為“荊州集團”。這三股力量,由於有先來後到的原因,就形成了一種錯綜複雜的主客新舊關係。簡單地說,益州集團是主是舊,荊州集團是客是新,東州集團夾在當中,既是新是客(相對於益州集團),又是舊是主(相對於荊州集團)。這就已經夠麻煩的了。更麻煩的是,新來的“客人”又總是要壓制舊有的“主人”。劉璋的東州集團要壓制益州土著,劉備的荊州集團則不但壓制劉璋的東州舊部,更壓制益州的本土豪強。結果便形成了一種“雞尾酒”似的結構:劉備的荊州集團在最上層,劉璋的東州集團在中層,益州的土著集團在最低層。這就是蜀漢政權的大體狀態。

這可真是地地道道的“反客為主”、“後來居上”。將心比心,作為過去的“主人”,此刻的“奴僕”,益州集團絕不可能打心眼裡喜歡蜀漢政權。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