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的戰友同志。隊員們個個義憤填膺,恨不得立即把這些叛徒賣國賊殺個片甲不留,粉身碎骨!
王嶽峰看到同志們個個都氣憤難平,像一堆乾柴一樣一點就會燃起熊熊烈火。他了解自己的隊員,他們都是具有高度階級覺悟和獻身精神的革命戰士,都有很深的階級感情和刀山敢上火海敢闖的不怕死精神,為了執行好一項任務,他們可以不吃不喝不睡,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共產黨領導的革命戰士,這就是中華民族和中國老百姓的希望。他點上一支菸,極力控制住自己的情緒,把煙扔給了杜子華。杜子華明白隊長的意思,這是隊長讓他給同志們分煙,這是王嶽峰和他在縣大隊時就已經形成的默契。王嶽峰抽著煙,看了看自己的隊員,壓著聲音說:“在我們特戰隊有幾個認識軍分割槽電臺臺長張承先的請舉手。”
隊員們不明白隊長突然提出這麼個不著邊際的問題,也摸不清隊長是什麼意思,都瞪著疑惑的眼睛看著他。
“你們看我幹什麼?認識的就舉手,不認識的就拉倒!”
張寶樂緩緩地舉起了手,接著宋秀山、侯兆順、高強也舉起了手。張寶樂舉著手瞪著他那雙睿智的大眼睛疑惑地問:“隊長,認識他又怎麼啦?”
王嶽峰把手中的煙往地上一扔,狠狠地在菸蒂上踩了幾下說:“他叛變投敵了!”
啊!同志們簡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這還了得,誰心裡不清楚,電臺在戰爭中特別是在我們物資匱乏的抗日部隊裡的地位和電臺工作人員的重要性,那是我們的寶貝疙瘩,軍分割槽可就只有一部電臺,兩個報務員的安全保衛規格比首長還要高,電臺臺長就更不用說了,他知道的事情實在太多了,他的叛變投敵對我們的抗日鬥爭的損失可想而知。
王嶽峰又點上一支菸,狠狠地吸一口說:“這可是一件塌天的事情!不但驚動了山東分局和山東軍區甚至連中央、八路軍總部都驚動了。軍區首長給我們分割槽下了死命令,要想盡一切辦法,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其抓獲或除掉。地委和分割槽把這一重要任務交給了我們,限我們在七天之內完成任務,縣委全力配合我們,我已派大年和王士林去與他們聯絡。同志們,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我們不論付出多大的犧牲也要按時完成!張承先不僅掌握著我軍的電臺呼號、密碼等絕密情況,而且對我們部隊的人員編成、組織機構、兵力部署以及作戰、行軍、聯絡和首長們的情況可以說是瞭如指掌。因此,敵人將會把他視為對付我們的極為有利的武器,像寶貝一樣地保護起來。要找到他並把他抓獲將會遇到極大的困難,我們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考慮到這些困難,首長要我們根據情況靈活處置,必要時可採取果斷措施!”書包 網 。 想看書來
第十二章 二
第十二章(2)
張承先原名張仕孝,二十六歲,河北人。父親是個商人,在天津開有多家商鋪,富甲一方,十一歲時父親帶他到天津讀書。他頭腦靈活,學習刻苦,成績優秀,父親對他寄予厚望,希望他學有所成,仕宦通達,光宗耀祖。但是,他對父親的良苦用心不為所動,卻對哲學和社會科學情有獨鍾,興趣濃厚,課餘時間閱讀了大量的哲學和社會科學書籍,思想比較激進,對現實社會也多有不滿,並經常參加學生會組織的活動,特別是當他接觸了一些進步刊物和書籍之後,思想發生了很大變化,對共產主義產生了濃厚興趣。當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以後,他積極參加學生會組織的各種活動,*示威,到處演講,譴責日本侵略者的野蠻罪行,聲討國民黨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號召人民團結起來抗擊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為此被警察逮捕入獄。其父花錢打通關係把他救出,休學在家。但是,外面抗日的風潮時時牽動著他。一天夜裡,他逃出家門與人結伴奔赴延安,投筆從戎參加了革命隊伍,遂改名張承先,意在繼承先輩革命精神之意。和大多熱血青年一樣,在革命隊伍裡熱情高漲,工作積極,經組織選拔,他被選進無線電訓練班學習,經過幾個月的學習訓練,被分在一一五師當了一名報務員,後跟隨陳光、羅榮桓鐵流東進來到山東戰場。根據當時山東的抗日形勢和中央的指示,山東分局和山東縱隊將山東抗日根據地劃分為魯中、膠東、濱海、沂蒙、魯南等軍區,每個軍區又分為幾個軍分割槽。這樣,張承先就被調到泰山軍分割槽當了電臺臺長,肩負通訊工作。
抗日戰爭時期,我軍的通訊條件極為簡陋,命令、指示、檔案和信件絕大部分是靠人工傳遞,只有相當一級的單位才配有電臺。報務工作,早在紅軍時期就被毛澤東主席稱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