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0部分

李植找出了一個花蝴蝶大風箏,讓四個家丁備了轎子抬崔合走,自己騎著馬在前面帶路。他帶著家丁走到一片長滿枯草的小山崗上,停了馬,讓家丁把轎子的前簾開啟,讓崔合看自己放風箏。

李植穿著厚厚的棉衣,帶著手套,親自放風箏。

十一月的冷風呼呼的刮,李植拉著風箏跑了幾步,那風箏就在北風中飛了起來,拖著尾巴往天上竄。被線牽著,往上竄的風箏在風裡左右搖擺,打圈圈,彷彿是在掙扎。李植趕緊放線,讓風箏一點點飛往高處。

見李植一下子就把風箏放起來了,崔合拍手叫道:“好厲害!好厲害!夫君好厲害!”

李植走到轎子前面,把風箏遞給崔合,說道:“來,你來放線!”

崔合眨了眨眼睛,接過了風箏。她剛抓著線圈時候似乎有些緊張,臉上表情很嚴肅。但隨著風箏線被她一點一點放出去,她臉上表情慢慢放鬆下來。看到風箏在天上越飛越高,崔合漸漸興奮起來,嘴角向上咧得大大的。

李植看到崔合放風箏的興奮模樣,暗道這還是個喜歡玩風箏的小女人。要是在後世,十八歲的崔合還只是一個到處玩樂的大學新生呢。

放了一盞茶的時間,把線圈放了一半出去,崔合吸了一口氣說道:“好累好累,風箏還給你!”

李植接過風箏,慢慢放線,在風裡拉來拉去。

崔合在轎子裡看得津津有味,時不時還拍手讚歎一下。

玩了半個時辰,李植見崔合也有些累了,便說道:“好了,我們回去吧!”

崔合點了點頭,說道:“夫君好厲害!抱一下!”

李植走進轎子抱了崔合一下,這才一點點把線圈收了下來。收起風箏,李植騎馬帶著一行人回了范家莊。

####

吳庫是范家莊裡的一名賣油郎。

他本是天0津衛城裡賣油的,上有老母一名下有子女一雙,日子清苦。天0津衛城裡賣油的人太多了,大家的生意都不行,他那時候一個月只能賺一兩二錢銀子,有時候這點錢都賺不到。沒有錢,吳庫一家五口人時常要捱餓。吳庫那時每日愁眉苦臉,只道要去哪裡尋個出路,賺錢吃飽飯。

今年年初他聽說范家莊十分富庶,各行各業都能賺錢,便一咬牙搬到范家莊來了。他拜託在紡織工廠做事的外甥做保,把油賣到了范家莊。

范家莊的遊擊將軍大人為了防止大量流民聚集到范家莊,規定只有在李家作坊工作的工人做保後,外來人員才能進入范家莊經商,而且每個工人只能為一戶外來商戶做保。也虧得吳庫從小一直疼愛這個外甥,才得來入范家莊的機會。

到了范家莊,吳庫發現這裡生意果然好做許多。整個城北集市對應城北幾千居民,集市裡卻只有四個賣油郎。更別提范家莊的人富庶,吃油吃得多了。雖然賣油的價格還和天0津一樣,但買家就多多了。吳庫薄利多銷,一個月能賺二兩五錢銀子。

加上他媳婦在家織布的收入,他家一個月有三兩八錢銀子收入。這麼多銀子足夠他一家五口人生活了,不但能吃飽飯,還能冬做棉襖夏做單衣,逢年過節吃上肉。

不僅如此,范家莊的房租還便宜。以前吳庫在天0津租兩間漏雨破屋子要三錢銀子每月,而如今吳庫在將軍大人的別墅裡租兩間房子,風雨無憂的好房子,只要房租兩錢一分。

如今的好生活,是以前吳庫不敢想的。

然而今年年底更好的事情來了,將軍大人免費給孩子們書讀,讓孩子們上學堂讀書!

讀書那是多體面的事情啊?吳庫出身貧苦,一輩子也沒上過一天的學,最崇拜的就是讀書人。每次看到讀書人,他都是畢恭畢敬陪在一邊,不敢隨便說話。就連他大兒子和小女兒的名字,都是他花一百文錢請一個秀才幫取的。

聽說在將軍大人的產業裡做事的人,只要讀過書認識字,一年兩年下來都會提拔成主管,拿三兩,甚至四兩銀子的月錢,前途和文盲大不一樣。

以前吳庫畢竟只是個賣油的,出不起束脩錢,沒法供兩個孩子讀書識字。但如今將軍免費給孩子上學堂了,這樣的好事吳庫不會錯過,他早早就往官廳裡去報了名。官廳裡的人說這讀書男孩女孩都可以讀,男孩一個班,女孩一個班。不過第一批只讓八歲以上的孩子入學,吳庫的大兒子去讀,小女兒再等幾年。

十二月二十,學堂就開學了,吳庫的長子便去學堂裡讀書了。

只用了兩天,兒子就學會了寫名字。

吳庫見兒子會寫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