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將大明交到你的手裡,你可有信心將大明治理好?”
來了。
朱允熞心裡一緊。
毫無疑問,自從朱標去世,老朱這段時間,一直在為立儲的事而苦惱,卻遲遲沒有下定決心。
但這件事,不可能一直拖而不決。
老朱的身體已經拖不起了。
朝堂也會因為儲君未立,而陷入動盪之中,這顯然不是老朱想看到的。
這一次,面對老朱的提問,朱允熞沒有逃避。
“皇爺爺,若是熞兒今年有十七歲,不,哪怕是如甘羅一般十二歲,熞兒都有信心,將大明治理好。”
他臉色無比鄭重,道:“熞兒還只有七歲。熞兒自認不比任何人差,可文武百官和天下人未必會如此看。”
“在他們的眼裡,我始終是一個七歲的孩子。”
朱允熞直言不諱。
這一點,老朱也很清楚。
他現在對答十分重要,與其思前慮後,還不如和老朱袒露心中所想,赤誠相見。
朱元璋看著他,問道:“你還是想舉薦你的四叔嗎?”
朱允熞卻是搖了搖頭:“熞兒之前舉薦四叔,是因為覺得四叔領兵有方,馭人有術,可為一代君主。”
“但如今看來,還是熞兒思慮不周。”
“四叔若是掌國,武則有餘,文則不足。”
老朱雙眸內,精芒閃爍。
這與他心中想的,倒是不謀而合。
朱棣一門心思,都在帶兵打仗上面。
讓他來掌國,老朱始終不放心。
“若是二哥掌國,剛與四叔相反。”
“二哥身邊儒士眾多,自古儒以文亂法,俠以武犯禁。”
“如今我朝初立,朝中勢力最大的是勳貴,而不是文官。”
“但即使如此,也出現了李善長,胡惟庸之流,試圖架空皇權,陰謀造反。”
“大明真正的危機,在文官而不在勳貴。”
“這些人滿口聖人規訓,道德文章,實則拉幫結派。”
“他們不是一個人,而是一股十分強大的勢力。”
“大明若不對他們加以限制,恐怕遲早會亡於這些人的手中。”
“皇爺爺可以說“都殺了吧。”,但後世的皇帝卻不能。”
“上至中樞,下至百官,皆是他們的人,就算是天子也無力改變了。”
事實上,即使是朱棣掌國,大明最終也沒有逃脫這條路。
這當然是後話了。
歷史上,朱允炆繼位後,文官立刻就奪了武將的權。
原來沒有實權的兵部被賦予重權,而執掌兵部的人,也變成了文官。
方孝孺,齊秦,黃子澄三人的背後,是整個文官集團。
在老朱在世之時,他們暫時蟄伏。
老朱一死,就乘機起勢。
藉著建文帝登基,全面掌權。
若沒有靖難之役,大明的格局,早在建文一朝,就已經完全改變。
“好啊!”
老朱讚賞的點了點頭。
“你能看出這些,確實比你那二哥強出太多。”
他走了幾步,摸了摸鬍鬚,道:“咱就先不急著立儲君。”
“咱決定了,封你為王,讓你執掌應天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