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部分

的藥物。不要一生病就吃藥,更不要把吃藥當享受。

【正文】

除了急性病人,我一向很少開藥方,或者只開少量的藥物,但常常會給他們開出食療和自療的“處方”。以至有患者朋友開玩笑說:

“你這個醫生挺失敗的。你看別的醫生給人看病,總是千方百計用好藥,或者把他推薦的貴藥吹得天花亂墜,不把人家口袋裡的錢掏乾淨絕不罷休。你倒好,一天到晚不添油加醋說說藥物的好處也就算了,還偏要整個什麼食療,是不是不打算當醫生了? ”我笑笑。其實,這是不少朋友認識上的錯誤。

()好看的txt電子書

《黃帝內經》認為,食物可以“養五臟氣”。五臟之氣是人體健康的根本,但凡生病,都是因為五臟之氣發生了矛盾,不能和睦相處。如果五臟之氣得以安養,人就身輕體健,無病無痛。所以,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等都非常推崇食療。

歷代醫學家推崇食療,並不是睜眼睛說瞎話,毫無來由。食物本身就是萬病之藥,不同食物的氣與味,都具有不同保健效果、治病功效。我們可以針對不同的病症,選擇不同的食物搭配,利用這些食物氣與味的不同效能來治病。說到這裡,問題出來了:為什麼食物的氣味可以治病呢?和中草藥一樣,食物進入體內,其不同的氣與味自動進入各自對應的臟腑,以便排除相關臟腑的病邪,這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性味歸經”。比如,當我們消化不良、沒有食慾時,吃些梅子,就有了吃東西的慾望。這是因為梅子性甘、味酸,進入胃經後,它的這種效能產生了作用。

藥療不如食療,食物是最好的藥物。不要一生病就吃藥,更不要把吃藥當享受。不少人一生病就吃藥,有的更是透過長期大量吃藥來保健。結果,“國防身體”沒有吃出來,倒是藥吃得越多,身體越差。這是因為藥物或多或少都有副作用,長期服用,就是慢性自殺。肝病更是如此,一旦大量服用藥物,就會讓本來就虛弱的肝雪上加霜,肝功能衰退,解毒功能下降,難以排出藥物中的有毒物質,從而使病情加重。食物則有藥物沒有的優勢,恰當地食用沒有副作用,有病治病,無病強身,可以長期食用。

我們日常所必需的營養,都是從食物中獲取的。運用食療,既可以治病,又能滿足人體需要的豐富營養,還可以滿足我們對美食的偏愛,一舉多得。

《三國演義》中的劉備,不僅沒有男人樣,動不動就哭,還愛說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之類的話,這讓不少女性朋友很是惱火,恨不得踹他幾腳,可是,“腿長莫及”。如果我把他的這話改改,相信就說到熱愛廚房的女性朋友的心坎兒裡,可以轉怒為喜了。是什麼呢?食物如手足,藥物如衣服。

電子書 分享網站

2。發揮天然食物的功效

【導語】

植物也有很強的自我保護能力,不少都有自己健康的“防火牆”。所以,選擇“天然”的食物,我們可以選擇帶有外皮、外殼等“防火牆”的。

【正文】

這些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高科技的日新月異,也帶來了全球性的後遺症:汙染。空氣汙染、水源汙染、食物汙染……所謂病從口入,由於經常攝入被汙染的食物,大家的身體叫苦連連。慢慢地,城市裡的人想到了天然食物,認識到了它的重要性,於是,一股“吃野菜熱”悄然興起。

說到天然食物,大家眼前可能會出現這樣一幅畫面:曠野中,野菜一叢叢、一片片,沐浴著陽光,擁抱著風雨,吸天地之靈氣,納日月之精華……誠然,野菜生於自然,長於自然,無農藥光顧,無化肥催長,確實是最天然的食物。根據身體需要,食用這些最天然的食物,可以使食物發揮最大的功效,更好地祛病強身。但是,大家不可能都跑到野外、農村去挖野菜,況且野外也沒有那麼多天然的食物可供大家挖。怎麼辦呢?汙染雖然猛於虎,但不是所有的食物都被汙染了,我們可以借一雙火眼金睛來辨別哪些才是最天然的食物。

當代人的自我保護意識很強,你防我,我防你,即使是隔壁的鄰居都經常緊閉著門,生怕對方“入室搶劫”。植物也有很強的自我保護能力,不少都有自己健康的“防火牆”。所以,選擇“天然”的食物,我們可以選擇帶有外皮、外殼等“防火牆”的。如高粱米、紅薯等雜糧,冬瓜、蘿蔔等蔬菜,橘子、香蕉等水果,大豆、蠶豆、芸豆等豆類,雞蛋、鴨蛋、鵝蛋等禽蛋。這些都有外皮或外殼等天然“防火牆”,是很天然的食物。

由於有“高科技”作後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