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之老何?”暗示子玉必須自殺謝罪時,他是如何的難過傷心。當然這與他的祖父楚武王聽到莫敖屈瑕兵敗於羅時的難過傷心是不同,武王當時是有些自責,而成王多了一些憤怒。這可從他很快發出第二道命令可以看得出來,《左傳·文十年》載:“城濮之役,王思之,故使止子玉曰:‘勿死’,不及。”這道命令最終沒來得及救子玉一命,但其隨從大將子西卻因這道命令在懸樑欲絕中解救下來。子玉死在退軍途中的連榖,未能進入方城。
在本節最後,交待一下,相關諸侯的情況。曹君披執,後來晉文公恢復了他的君位,放他回國。衛成公在聽到楚敗了後,就奔楚,後來適陳,再後來又如周,晉文公曾派人去毒害,沒有成功,衛侯就服軟,向晉文公臣服,最後在晉文公的支援下,再次回到了衛國,殺掉了驅逐他的大夫元咺及其所立的公子瑕。陳侯(名款)城濮之戰後不久就死了。蔡莊侯(名甲午)兵敗就逃回國了,還在位了二十年才死去。 txt小說上傳分享
十、食蹯不得(1…10…1)
十、食蹯不得(1…10…1)
城濮之役後,晉文公乘勢擴大政治影響,同年五月就組織了踐土(今河南省原陽縣西南,武陟縣西南)之盟,同年冬又組織了溫之會,第二年夏六月,組織了翟泉(今河南洛陽城內大他西南池水)之會。踐土之會有晉侯、魯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衛子、莒子、陳侯等國君主及周天子的代表王子虎參加。溫之會是晉侯、齊侯、宋公、蔡侯、鄭伯、陳子、莒子、邾子、秦人。翟泉之會有晉、宋、齊、陳、秦、陳等國國君代表參加。透過這幾次盟會,晉文公一舉成為中原霸主。中原諸侯國多服晉,只有許、衛與鄭還不太服,衛成公到後來也服了,許國和鄭國則是發兵征討。此時楚國新敗,也不無力相救。許、鄭只好自個解圍,在晉秦兩強兵臨城下(…630),鄭派老臣燭之武夜縋出城入秦師,勸說秦穆公退軍。直到晉文公(…628)生前最後一年,楚才開始有所動作,這年春,楚派鬥章去晉國商談和議,晉也派晉陽處父到楚國,這是晉楚之間第一次通問。是否與晉達成和議,史不載,應當是暫時達成了,不然晉也不會派陽處父到楚國去。
晉文公死後第二年,楚成王看到,秦與晉之間打起來了,就開始策動許親楚,並計劃征伐順城濮之役背楚親晉的前盟友陳、蔡。許由於離鄭很近,晉在對秦取得殽之戰的勝利後,就糾集鄭與陳伐許,結果也應是,許被迫臣晉了。這一年冬,楚成王在沉寂五年後,終於又試圖開始奪回失去的中原。便派令尹子上侵陳、蔡,楚前令尹子玉兵敗自殺後,蒍呂臣(叔伯)接替了令尹之位,蒍呂臣或早已退職,子上接替之。陳、蔡本原本就臣服於楚,也見到晉文公死了,晉國力量有所削弱,於是很快就與楚重歸於好,併發兵與楚一起征討臣服晉的鄭國。因為前年鄭文公死後,其子蘭立,是為鄭穆公,往年,鄭公子瑕因得罪鄭文公而逃奔楚,楚於是借鄭與晉盟而伐鄭,若成功就送公子瑕回鄭國即位。結果呢,在攻城時,公子瑕意外跌倒了,就被生擒了,鄭穆公就把他處死了。這時,晉陽處父,又帥師侵蔡,討其背晉親楚,楚令尹子上於是就釋鄭救蔡。楚師與晉師又直接碰面了,兩軍夾泜(今河南沙河)而軍。這時的晉軍已沒有城濮之役時的自信,主要還是,不是全力侵蔡,陽處父首先就表明態度,戰也可,不戰也可,最好不戰,讓子上去決策,如果子上欲戰,他就退一舍,讓子上渡河。子上想戰,可是大孫伯(成大心,子玉之子)勸他不戰,萬一晉人失信,半渡擊楚,就再次面臨失敗。這樣,晉楚第二次交鋒,就避免了,雙方都退軍了,當然,蔡圍也解了。
因而,楚成王在城濮敗兵後,基本上沒有大的戰事,雖然楚的實力還是比較強,但成王也即位四十多年,年齡都比較大了,也沒有多少建功立業的雄心了。所以,這幾年,總體上是守住楚國的固有疆域,對中原是恃機進取,沒有大的開拓動作。於晉楚百年爭霸中,暫時戰略收縮了。
接下來講述一下,楚成王的結局。如果不是其子商臣的弒君,成王或許還能活上許多年。楚國的國君繼承,沒有諸夏那麼規範和嚴格,“立嫡以長,立子以貴”的原則,沒有得到貫徹,當然,在諸夏,雖有這樣的傳統,但在各國也經常發生奪嫡立庶、弒君不臣的事件。比楚國也好不到哪裡去。楚國的傳統是“楚國之舉,恆在少者”,就是立儲君,以立少為常。商臣當時被立為太子時,也是楚成王不喜歡以前的太子,而黜彼立此的。前太子,史不載,應比商臣年長,當時,楚成王還比較年輕。子長曾經勸說過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