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認同感,他們認為自己是遼國的子民,宋軍的北伐完全是對自己國家的入侵,再加上童貫下令屠殺契丹人,在城中大部分漢人看來,宋軍就是在屠殺自己的親人同胞,仇恨在他們心中種下了。
當耶律大石率領兩萬軍隊抵達易縣的當天晚上,易縣城的數萬百姓就發生了爆動,他們放火燒燬軍營,搶奪並開啟了城門,耶律大石率軍殺入城中。
在極度惶恐的壓迫之下,宋軍全線崩潰了,七萬大軍爭先恐後逃出縣城,向南狂奔逃命,卻被耶律大石的騎兵一路追殺,所過之處屍橫遍野,血流成河,西路宋軍慘不忍睹,幾乎全軍覆滅。
但耶律大石並沒有追殺到保州,他同時也接得到了蕭太后的緊急懿旨,令他立刻回軍支援蕭幹。
。。。。。。。。
种師道的大軍抵達了良鄉縣,但他並沒有繼續北上,而是繼續駐紮在良鄉縣,童貫的慘敗使种師道不得不一慎再慎。
大帳內,幾名高層將領目光嚴峻地坐在桌前,种師道對眾人道:“剛剛得到的訊息,耶律大石的軍隊已經過了淶水,也就是進入了涿州地界,目前駐紮在新城西面,距離范陽縣約六十里,很明顯,耶律大石的軍隊就是針對我們而來。”
“很奇怪,他為什麼不直接奪取霸州城,以圍魏救趙的方式逼我們撤軍?”張叔夜有些不解地問道。
种師道沉吟一下說:“他如果奪取霸州,是可以起到圍魏救趙的效果,但他自身的風險就大了,極有可能就會被我們壓制在涿州全殲,耶律大石不會冒這個風險,他在范陽縣一帶引而不發,就已經把我們牽制住了,一旦我們調頭南下,他立刻退守易州,可見此人確實很高明。”
“大帥,耶律大石目前有多少軍隊?”李延慶問道。
“根據最確切的訊息,耶律大石手中的正規軍依舊是兩萬,但聽說他在易縣又招募了兩萬新軍,現在應該在訓練之中,一旦我們攻入易州,那我們面對的就是四萬軍隊了。”
一直沒有說話的宗澤緩緩道:“如果我們要進攻析津府,耶律大石這一關就必須要跨過去,我建議大軍調頭殺入易州,攻打易縣,必須正面攻滅耶律大石這支軍隊。”
宗澤的建議得到了种師中的支援,“宗都統說得對,耶律大石和蕭幹在兩頭牽制我們,我們必須要吃掉其中一支,我也建議先不管蕭幹,集中兵力對付耶律大石。”
种師道有點猶豫,他是擔心朝廷不會給他那麼多時間,种師道不由又向李延慶望去,見李延慶沉思不語,便問他道:“李統制的意見呢?”
李延慶沉思良久道:“我在想,不管攻打蕭幹也好,調頭滅掉耶律大石也好,其實都是被他們牽著鼻子走,我覺得我們的目標應該還盯住燕京城,現在蕭幹軍隊駐紮在宛平一線,燕京城軍隊空虛,如果我們能出奇兵攻下燕京城,蕭幹軍隊必然放棄宛平而回援京城,我們主力便可以從背後追擊蕭幹,將蕭幹軍隊全殲在燕京城下,這個時候,耶律大石再斷我們後路也沒有意義了,他要麼回援燕京城,要麼率軍去投靠耶律延禧。”
种師道緩緩點頭,“這個思路很好,但怎麼出奇兵奪取燕京城,我覺得這才是關鍵,燕京城可是有守軍的,不是那麼輕易能奪下。”
停一下,种師道又笑道:“其實可以嘗試一下,如果奪城失敗,也可以調頭攻打蕭幹軍隊的後背,使蕭幹腹背受敵。”
這時大家都明白了,大帥是支援李延慶的方案,宗澤也沒有什麼不滿,他點點頭笑道:“延慶的方案不錯,比我的方案好,成功當然最好,即使不成功,也能前後夾擊消滅蕭乾的軍隊,一旦蕭幹被滅,耶律大石就必須北上保衛京城,斷我們後路確實沒有什麼意義了,我也支援延慶的方案。”
种師道又問其他人,眾人紛紛表態支援李延慶的方案,种師道當即對李延慶道:“方案是你提出的,那就由你率右軍偷襲燕京城,我再令王淵率一萬軍支援你,其他大軍隨我北上宛平。”
李延慶和王淵一起站起身施禮道:“卑職遵令!”
眾人離開大帳走了,种師道卻叫住了張叔夜,种師道苦笑一聲問道:“張公知道我為什麼同意李延慶的方案嗎?”
張叔夜微微笑道:“我知道以種帥謹慎的一貫作風,卻居然接受李延慶的冒險方案,這裡面一定有特殊原因。”
种師道點點頭,“今天清晨馬政之子從平州連夜趕來,帶給我一個緊急情報,昨天平州守將張覺投降了金國大將完顏宗弼,我擔心金國將突襲燕京城,所以決定採用李延慶的方案,搶先奪取燕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