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0部分

有酒館都能直接向官府買酒麴引自己釀酒,所有小鹽商也可以向官府買鹽引後直接去鹽場提貨,正店和大鹽商就無法從中獲利,結果這個方案提出來不到三天,就有人舉報我的手下在糧倉損耗上做手腳,中飽私囊,御史來查了一個月,抓了不少人,卻始終找不到我謀私的證據,但還是彈劾我負主責,把我貶去漢中,我提出的鹽茶改革也就不了了之。”

李延慶笑道:“其實你的想法和我一致,這次我去巴蜀,就是打算重建鹽鐵茶酒使司,把專賣權重新從地方官府手中奪回來,使君覺得可行嗎?”

“方向是對的,可就怕朝廷不力啊!我聽說朝廷也發現弊端,要求巴蜀三路推行鹽茶改革,但地方官府根本就不睬,朝廷也沒有辦法,畢竟太遠,朝廷權威也不夠,對地方官府控制不力。”

李延慶搖搖頭,“我不是要把茶酒司交給朝廷,而是由京兆軍進行軍管,用軍隊的力量強行推行。”

趙開吃了一驚,實行軍管,那朝廷那邊怎麼交代,但一轉念,他便明白了,李經略並不是魯莽之人,一定是已經得到了官家的許可,否則他不會拖到現在才去巴蜀。

趙開沉思片刻道:“軍管只是一種保護手段,具體實施還得讓文官來執行,以免被朝廷抓住把柄,對經略的名聲不利。”

李延慶微微一笑,“我已經和官家談妥,在巴蜀三路設立都轉運都使司,下設鹽茶提舉司和倉漕提舉司,隸屬於川陝經略府,五年後將都轉運都司交給朝廷,這次官家也會派御史來成都府協助我。”

“原來經略已經和官家溝通好,卑職還白白擔心了。”

李延慶笑道:“正如你所言,軍隊只是保駕護航,具體還得由文官來實施,都轉運使由我兼任,趙使君就出任副都轉運使,負責具體事務,使君能接受這個燙手的職務嗎?”

趙開哈哈一笑,“只要經略把棒子上刺統統削掉,我願意為經略舞好這根大棒。”

李延慶臉色露出淡淡的笑意,棒子上的刺可不是能輕易削掉的,這次巴蜀之行,恐怕意味著一場血雨腥風了。

第九百二十九章 CD知府

中午時分,李延慶的軍隊抵達了漢中府南鄭縣,知府劉壽山、通判肖雲以及團練副使張濤帶著十幾名官員出城迎接李延慶的到來。

漢中府雖然行政上屬於梓州路,但在軍事上卻由陝西經略使府管轄,李延慶翻身下馬,將戰馬遞給親兵,走上前笑道:“劉知府,肖通判,我們好久不見了!”

“確實好久不見了,那時李經略使還是京兆同知,這一晃就過去四年了。”

“感謝漢中官府和漢中百姓對京兆軍的支援,這次我南下既是巡視,同時也是為了感謝大家,也算是一次感恩之旅。”

“經略大人太客氣了,作為屬下,支援京兆軍是我們份內之事。”

眾人又寒暄幾句,李延慶便在一班官員的陪同下進了城,扈青兒率領五百女兵進駐漢中軍營。

李延慶來到府衙內堂坐下,一班官員陪同兩邊,謙讓好一會兒,知府、通判和團練副使才勉強坐下,眾人一邊喝茶,一邊簡要的彙報軍政事務。

這時,李延慶問團練副使張濤道:“漢中府目前有多少廂軍?”

“回稟經略使,大概有一千人左右,分佈在三個縣內,主要負責剿匪和維持秩序。”

李延慶點點頭,又問道:“我記得上個月經略使下文,要求巴蜀三路的兩萬廂軍都要來京兆府集訓,有部分州府的廂軍來了,有的沒有來,漢中府好像也沒有來,這是為什麼?”

張濤臉上頓時露出尷尬之色,他看了看知府劉壽山,劉壽山連忙道:“張團練本來是準備帶軍隊北上參訓的,但洋山縣那邊忽然出現一股盜賊,張團練便率軍去剿匪了,所以就沒有去成。”

李延慶當然知道這個劉知府在信口開河,找藉口都不會,洋山縣哪裡會出現什麼盜賊,無非是他們怕自己奪了地方主官的軍權,扣住廂軍不讓回來。

李延慶也不說破,只淡淡道:“訓練對士兵們很有好處,夔州路幾個州的廂軍回去後都普遍反映不錯,不僅軍紀得到增加,士兵的體質和素質也和從前不能比,完全就像換了一支軍隊,反正只集訓半個月,張團練最好明天就帶兵出發。”

張濤又看了一眼劉壽山,劉壽山點點頭,張濤連忙起身行一禮,“卑職遵令,明天就帶弟兄們去京兆府集訓。”

李延慶隨即又去郊區探望幾戶河東路逃來的難民,詢問他們生活情況,又囑咐劉壽山和肖雲要關心逃民,隨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