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年輕朋友的情況。他們受的是資產階級教育,在1945…1948年間,他們嚮往共產主義,希望加入共產黨,但他們面對著一個教條主義的政黨,它要麼利用他們的弱點而把他們變成激進分子、極端分子,要麼排斥他們,他們的境況實在難以忍受。薩特理解這些年輕人。問題不在於雨果的行為是對還是錯,而在於他的理想、他對純潔的要求同骯髒的現實之間的種種衝突,他的矛盾和動搖,自然而然使他成為觀眾注意的中心,從而獲得觀眾的同情。撇開那些偶然因素,《骯髒的手》確實具有《哈姆雷特》同樣的經典性。

()好看的txt電子書

在《骯髒的手》之後,薩特完成了他自己評價最高的一部劇本《魔鬼與上帝》。它以16世紀的德國宗教戰爭為背景。主人公格茨是薩特在少年時期就喜愛的一個人物。1951年6月7日《魔鬼與上帝》首次公演,這個戲劇的演出也是成功的。無論是贊成的還是反對的,觀眾都對這個戲劇反應強烈。基督徒們氣極敗壞,對薩特的攻擊不遺餘力;他們有一個誤解,以為薩特是想透過劇本說明上帝並不存在。

其實薩特的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