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部分

。這一抽象觀念形成的源頭也在他的童年。

父親之死帶給薩特的後果,從心理和性格方面說,使他成為一個長不大的孩子。他自己分析說:“父親早死是好事還是壞事?我不知道。但我十分贊同一位傑出的精神分析學家對我的判斷:我沒有超我。”“超我”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一個術語,是指社會規範透過對個體心理的作用而產生一種個人自我控制的力量,將個體的種種慾望(弗洛伊德稱之為“本我”)壓制在社會允許的限度之內。具有超我是一個人心理和人格成熟的標誌。

薩特並不相信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他自傳中的這段話只是借用“超我”這個詞,也許還有正話反說的意思,藉此嘲諷一下那些“傑出的”精神分析學家。但不管怎樣,他的話道出了一個事實:由於早年喪父,沒有任何人代表社會將那種強制性的力量灌輸給他,因此他沒有受到孩子們通常必然會承受的那種社會規範的壓力。這對於他以後的為人處世有極大影響。薩特一生無視他生活的資產階級社會一切清規戒律,往往做出被許多人認為是驚世駭俗的事情,都與這種沒有超我的情狀相關。

第一部 孤獨(1905…1939)童年(1905…1917):父親之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