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2。高血壓、癲癇、癔病及各類精神病患者慎用本療法。

【服紫霄療法】

本療法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盤坐或平坐於靜室內,兩手握固,忘卻一切。片刻後,觀想自身元神從

頭頂衝出,穿屋頂直上。到達無限遙遠的天空,元神吸引了空中紫色雲彩,

又自上直下,穿屋過頭頂,直達腹中。如果覺得紫氣尚未充滿腹中而彌散全

身,可連續作數次,直至充滿全身。然後再靜坐一會,即可起坐活動。每次

操練需時約半小時,每日可作二至三次。

注:高血壓患者慎用本療法。

【影人療法】

本療法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坐或立式,想象自身中分出一個“小人”——影人,長約三至四寸,立

於鼻上。由此小影人吸取遙遠天空中大量存在的“太和元氣”,從上而下,

穿屋入室,從頭頂灌下,直人四肢百脈,以至全身每個部位,當此太和元氣

通貫全身時,可自覺渾身戰動,一般可連續通貫數十遍。操練時以鼻吸口呼,

呼吸須調得深、長、細、勻,吸氣時可微微叩齒,呼氣時如蟄蛇吐氣緩緩而

作。

【真氣執行療法】

本療法具體操練方法如下:

1,練功姿式:以平坐式為主,凳椅面上可加軟墊,要求凳椅坐面與小腿

等高;臀部的二分之一至三分之一坐於凳面,兩足平行,足底著地,並與小

腿垂直,小腿與大腿垂直,大腿與上身垂直,兩膝間距兩拳寬,兩手掌自然

覆置大腿上,兩肩松垂,含胸撥背,頭頂如懸,下頜微收,舌抵上顎,口目

輕閉,兩眼內視,耳聽呼吸。若慣於盤坐者,盤坐亦可。當修習純熟後,則

站、臥、坐、行皆可。

2,呼吸與意念:本療法呼吸法是鼻吸鼻呼。練功初期,意念只須注意呼

氣,儘量做到深、長、細、勻,而吸氣時則任其自然,勿須任何意念。隨著

練功的深入,呼吸和意念須作適當調整。

3。收功:每次練功結束前,先放鬆意念,手掌相對摩擦至熱,如洗面狀

摩面部數圈,使精神恢復常態後,慢慢起身活動即可。

4。五步練功法:

第一步:呼氣注意心窩部。練功準備就緒,即微合雙眼,先注視鼻尖片

刻,接著閉目內視心窩部,耳聽呼吸,勿使有聲。意念隨每次呼氣自喉部下

達心窩部,儘可能逐漸放慢、放長,每呼氣的時間,以每分鐘呼八至十二次

為宜。吸氣時任其自然,無念無識。練功時若有雜念,可用數息法制之:只

須數呼氣之數,從一至十,再回頭從一至十,反覆進行,雜念平息,則不必

數息。本步練功時間每日三次,每次二十分鐘。儘可能固定每日練功時間,

易於形成條件反射。若不能固定時間者,則每日早、中、晚三次不可缺。練

功約三至五日,便自覺心窩部有沉重感,至十日左右心窩部有溫熱感、即告

第一步完成,為第二步奠定了基礎。練本步期間,無練功基礎者,可能出現

頭昏,腰痠背痛,呼吸不自然,舌抵上顎不習慣等,這些是初練時的生疏現

象,只要堅持按要求去練,便會逐漸純熟,各種不自然現象漸會消失。在練

本步過程中,一般脾胃虛寒、食慾欠佳、精神不振者,可漸增食慾,精神日

振。

第二步:憊息相隨丹田趨。當第一步功法練至每次呼氣自覺心窩部發熱

時,即可意息相隨,於每次呼氣時,以意引心窩之熱氣流逐漸向下延伸,一

步步趨向丹田(小腹內)。但亦須注意輕鬆自然,不可過分用意和操之過急。

如此每日練功三次,每次半小時左右,約十天左右,即可於每次呼氣時出現

()

一股熱流下達丹田的感覺。此時可出現小腹中汨汨有聲,矢氣增多,食慾增

進,大小便異常者漸趨正常。

第三步:調息凝神守丹田。接上步,當每次呼氣皆有熱流下沉丹田,丹

田溫溫發熱後,即把呼吸有意無意地止於丹田,即意守丹田,不必過分注意

呼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