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麗用兵了。等到這場大亂決出勝負,有人重新統一天下,同樣需要休養生息,恢復國力。所以至少三、四十年之內,中原和高句麗不會再有戰爭。傅姑娘現在脫離中原這個大漩渦,帶著他們回去,也是明智之舉。”
頓了頓,陳勝又道:“所謂救人救徹底,送佛送到西。反正我也沒什麼緊要事情要辦,就送你們一程好了。”話聲才落,寇仲和徐子陵兩個已經同時拍掌叫好,忙不迭地替傅君婥答應下來。顯而易見,這兩個小鬼心裡,還是未曾打消要替自己再多找個爹的想法呢。
正文 第一百章:送君千里終一別(上)
繼續向大家求個首訂。資料好看一點,12心情快樂一點,大家助人為樂也是很快樂的哦,幾分錢而已嘛。大家一定會支援12的對不?嘻嘻(&;gt;^w^&;lt;)
傅君婥傷勢未愈,雖然也可以勉強行動,但至少十天半月之內,絕不能再提氣動武。假如自己孤身一個,那倒也罷了。現在多了寇仲和徐子陵兩人,到處兵荒馬亂的,她便不能不替兩個孩子著想了。有陳勝在身邊的話,那至少可以保證一路之上的安全。故此雖然有些猶豫,最終仍點點頭,接受了這份好意。
這荒山野嶺廢棄寺廟,不是久留之所。眾人稍做休息之後,便動身下山。臨走之前,陳勝在宇文化及的屍體旁邊,以涯角槍為筆,以大地為紙,寫下了龍飛鳳舞的五個大字:殺人者陳勝。有了這幾個大字,宇文閥想不注意到陳勝都不行。將來完成起神域安排的任務來,就簡單方便得多了。
昨晚傅君婥為了躲避追兵,全力施展輕功,專揀荒山野嶺行走。這時候她不能再提真氣,腳程自然就慢。還是陳勝出了主意,把虎嘯寶刀交給寇仲和徐子陵,讓他們去砍伐木頭,紮了個簡易擔架,把羅剎女抬在上面行走。兩個小子雖然身無武功,但年輕健壯,體力充沛。兩人合力,即使抬著擔架,速度仍快了許多。但回到昨夜宋家商船所停泊的江面附近時,也已經是正午時分了。
宋家商船之上滿載財貨,自然不能為了幾個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就專門停下來等待。宇文化及那些手下見首領都親自動身去追擊了,料來必能馬到成功,當然也不會傻傻的呆在這裡吹風。故此陳勝和傅、寇、徐等三人如今眼前所見?
??就只是一片空空蕩蕩,什麼都沒有的江面。
如此情景,亦屬意料之內。眾人不以為意,當下沿著河岸向東而行。沿路上談談說說,倒也不愁寂寞。
高句麗位於遼東,距離江南實在太遠。傅君婥假如要回國,就必須由南向北,橫穿整個中原。現在中原到處兵荒馬亂,實在不宜出行。所以最安全方便的辦法,就是到海邊乘搭船隻,由海路回國。由於他們都注意避開了那些繁華城鎮,故此一路走來,均平安無事。偶爾有些山賊路匪之類歹人出現,陳勝也都隨手就把他們給打發了。看在寇仲和徐子陵兩人眼中,更感羨慕。但傅君婥見到兩名義子這幅模樣,卻是隻有更為神傷而已。
說到練武的資質,寇仲和徐子陵二人可謂是萬中無一。只可惜學武者必須從小就扎定根基,長大後方能有所成就。寇仲今年17歲,徐子陵則是16。兩人筋骨已經長成,體內經脈也已經定型。以練武者來說,是錯過最佳年齡了。今後不管如何勤奮刻苦,始終無法彌補這先天缺陷。
傅君婥雖然傳授他們師門心法,但對於他們究竟能有多少成就,卻絕不看好。最樂觀的估計,兩個年輕小鬼若能在二十年內練成“九玄大/法”第四或第五重,已經屬於萬幸。再想繼續向前進步,則此生希望極為渺茫。
不過傅君婥關愛兩名義子,不忍心讓他們灰心失望。同時也抱有萬一之希望,期盼回到高句麗以後,師尊傅採林可以解決這個難題。故此口頭上也並不多說,只是悉心指點兩人應該如何存神入定,如何引氣入體,以及如何運轉真氣遊走周天。寇仲和徐子陵悟性極高,從來不需要傅君婥指點第二次的。不過知易行難。還是花費了十多天時間,氣機才初步發動,有了氣感。
另一方面,寇仲性格活潑,徐子陵則天性穩重,同樣地討人喜歡。相處下椄下來,陳勝對他們也頗有好感。眼看他們資質如此之佳,卻又因為耽擱了練武的黃金時期,以至於進展加倍緩慢,陳勝不禁為之大覺可惜。
其實說起來,陳勝的情況原本也和寇、徐兩名小子差不多。雖然從小就打基礎習武,但要說到修煉內家真氣,也不過是一年之前才開始的而已。之所以未遭遇什麼阻滯礙難,完全要歸功於和氏璧。若非曾經得和氏璧異能進行改造,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