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2部分

出來的一樣,忽然間就憑空出現了。”

陳勝微微一怔,隨即也嘆了口氣,道:“徒兒確實是洪門弟子,這個不假。至於我們三兄妹的出身……請師尊原諒。事關重大,我們實在有不能明白說出的苦衷。”

方證方丈搖搖頭,道:“為師追查你們的身世,並非因為信你不過,有心要窺探你過去的**。只不過少林舉凡收納弟子,都必須先追查其出身,以防止有居心叵測之奸徒混入少林,然後依仗著從少林學到的武功在外面為非作歹而已。寺規如此,也不能從為師手上破了這個先例。

但徒兒你出道以來,一切所作所為,盡屬光明磊落的俠義之舉。為師再細察你的心性,亦知你雖然略嫌有些太過好勇鬥狠,卻絕非持強凌弱之輩。大關節上更是拿捏得定當,日後當不至於會行差踏錯,終於害人害己。呵呵,既然如此,那麼無論你究竟出身如何,你都是為師的好徒弟。

如今你既然要離開……唉~那麼想必是我們師徒倆的緣分已經盡了。世間萬事,總是緣起即生,緣盡而滅,那也不算什麼。阿彌陀佛。徒兒,那麼你就去吧。”

方證方丈竟然如此通情達理,委實大出陳勝意料之外。他原本還怕方證方丈不能諒解,故此準備了不少說辭的。但現在看來,這些說辭統統都可以省略了。當下,武者就在蒲團之上跪下,恭恭敬敬行了三次大禮,道:“師尊,徒兒這就去了。”

方證方丈雙掌合什,念偈道:“諸法因緣生,緣謝法還滅。吾師大沙門,常作如是說。”緩緩閉上雙眼。陳勝則站起身來,躬身向後退出禪房,輕輕關好了房門。

武者退出禪房之後,隨即又在寺內各處都走了一遍,和黃國柏、辛國樑、易國梓等平日與自己交好的俗家弟子,還有覺月等相識的僧人分別告辭。再鄭重其事地向方生大師拜別。這才拿起包袱(他身上所有重要的東西,都放在私人儲物空間之內,包袱裡只有兩套換洗的衣服),大踏步走出了少林寺山門。

先前眾人來時,是乘坐馬匹的。但少室山山路曲折,並不適合馳馬。故此眾人是把自己的坐騎寄養在登封縣縣城裡面一家客棧之中,然後徒步上山。此去黑木崖路程不近,沒有馬匹代步可不成。

故此陳勝出得山門之後,便沿著山路盤旋而下,打算先去把馬匹取回來再說。雖然少林派並不以輕功見長,但此刻陳勝催動真氣,盡情邁開大步趕路,雖然身在山林之間,和平地上縱馬賓士,其實也相差不了太多。

大半個時辰以後,少林寺那規模宏大的連綿廟宇,已經隱沒於青山綠水之間。而一路傾斜向下的山勢,亦逐漸轉為平坦。無須刻意側耳傾聽,淙淙流水聲已然從前方不住地傳入耳中,卻正是分隔少室山和太室山的少林河。只要沿著河一直南行兩、三里陸,就是登封縣城了。

一口氣從山上走下來,陳勝也禁不住覺得有些口渴了。這年頭沒有什麼工業汙染,少林河又是發自嵩山之中,上游也沒有什麼人煙,故此河水清澈透明,絕對天然綠色環保。武者微微一笑,放慢了腳步,向河岸邊走去,想要喝上兩口潤潤嗓子。未及數步,忽然之間,便聽得有人曼聲吟哦道:“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

這兩句《滄浪之歌》,乃是春秋戰國時,滄浪江上漁夫以之安慰三閭大夫屈原的。全歌雖然簡短,但其中寓意深永,灑脫出塵。在這無人的山野之間吟來,倒也應景。然而此刻,那吟誦《滄浪之歌》者,聲音冷冷冰冰,兼且語氣嚴肅,全無半分灑脫,反倒像是別人欠了他幾百萬兩銀子沒有還一樣,讓人聽起來就覺得彆扭。但與此同時,此人聲音卻是震動山谷,遠近皆聞。但又並非特意扯開嗓子大吼大叫,就是平平常常那樣說話而已。單單由此看來,便足見此人內力深厚,非同凡響。

陳勝心下一凜,但隨即,胸中那顆心臟又因為興奮而急速跳動起來。嘴角在下意識之間,微微向上挑起。隨即抬起頭來,循聲張望。卻只見少林河上游不遠處的一塊大石頭上,此刻正坐了名身形高瘦的黃袍客。他峨冠博帶,打扮得甚是飄逸。但腰板挺成筆直,絲毫不見閒適,反而讓人覺得無比拘謹。

正文 第五十四章:拔芒除刺(下)

五嶽劍派,分處東南西北中,代表天下五德,各自崇尚一種不同的顏sè。泰山為東嶽,木德,sè尚青;衡山為南嶽,火德,sè尚紅;華山為西嶽,金德,sè尚白;恆山為北嶽,水德,sè尚黑;嵩山為中嶽,土德,sè尚黃;故此嵩山派弟子皆身穿黃sè袍服。所以眼前此人不必再多問,肯定是嵩山高手無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