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二連三的爆炸聲相繼傳來,冰層的振動幅度越來越大,終於,冰面下傳來了令人心悸的脆裂聲。
那“咔咔”的聲音就像是魔鬼的大手,瞬間攥緊了每個日軍士兵的心,可是他們並沒有慌亂地奔逃,青田剛信也沒有下命令加速渡河,因為他知道,快速地行進很有可能加快冰面的破壞。
就在這時,只聽見一匹戰馬嘶叫了一聲,在眾人的視線裡,那匹馬瞬間就矮了一大截,頓時,一陣不祥的預感籠罩了每個人的心。
109 激戰大淩河
然後就聽見“咔嚓”一聲,戰馬所在的冰面頓時碎裂開來,那匹馬撲通一聲落在水裡,原來這匹馬的背上馱著150多斤的炮彈,馬蹄又那麼細,對冰面的壓強極大,所以這匹馬首先掉進了水中。
固體力學的理論證明:當一個固體產生裂紋時,裂紋附近的應力會遠遠超過其他部分,這匹馬壓碎了被應力波破壞的冰面,緊接著,周圍的冰面相繼碎裂了。
冰面碎裂成巨大的冰塊,被上面的人一踩,直接在水面直立起來,上面的一個日軍士兵想要抓住冰塊不被滑下去,哪裡能抓得住,“撲通”一聲落入水中,不幸的是,冰下面的水是流動的,水流的衝擊力把他帶到了沒有碎裂的冰面之下。
那個日軍士兵本能地屏住呼吸,可是氣息很快就不夠了,他拼命地擊打著冰面,想要鑿出一個窟窿來把頭露出水面,這樣做加劇了身體的缺氧,很快,窒息令他失去了意識,像一塊石頭一樣向河底沉去。
一些士兵一瞬間就掉落到水裡,很多不會游泳的掙扎了一陣子就沉到了水底,有些會游泳計程車兵想要把他們抓上來,沒想到卻被極度恐慌計程車兵緊緊抓住,自己也被帶入了水底;還有計程車兵水性不算太好,要是在平時落入水裡也許不會有事,可是現在是在冬天,士兵身上都穿著厚厚的棉衣,棉衣吸飽了水,就像給士兵穿上了一件鐵衣一樣沉重,這些士兵撲騰了一會兒,也沉入了水底。
貼近冰層的河水大概在零攝氏度左右,這樣的溫度用冰冷刺骨來形容一點都不過分,突如其來的冰冷刺激,讓一些士兵的腿部腓腸肌劇烈地痙攣,強烈的痛疼讓他們無法在水中進行划水動作,也沉入水底。
在周圍冰面上沒有掉到水中計程車兵想要快點到達對岸,於是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行進速度,這樣一來冰層碎裂得更快了,有計程車兵踩碎了冰面,直接摔到在冰上,尖銳的冰稜狠狠地割破了他的身體,鮮血肆無忌憚地奔湧出來。
慌亂中,一箇中隊長叫了一聲:“快趴下。”壓強等於壓力除以接觸面積,當人趴下的時候,接觸面積增大了,壓強也就變小了,冰面也就不容易破裂。
很多士兵慌忙爬著冰面上,向著對岸爬去,正在這時,冰面上傳來了令人不安的振動聲。
日軍士兵抬起頭,隱約看見對岸,出現了成群的騎兵!
原來山地元治在截獲林遠的電報之後,想出了一條計謀,就是讓錦縣的日軍吸引外圍的清軍,等到盤錦的援軍一到,立即裡應外合,與援軍一起對清軍進行反包圍,山地元治知道清軍不到3000人,而且戰鬥力遠遜於日軍,所以反包圍一但形成,便能迅速殲滅清軍,進而攻佔錦州。
所以山地元治命令錦縣的日軍不要出城攻擊清軍,瀋陽,盤錦,錦縣的日軍之間的來往電報,盡在林遠的掌握之中,於是林遠命令,一營的清軍騎兵五百人,迅速繞過錦縣,趕往大淩河附近,等待陳飛的訊號。
冰面一碎,陳飛就發出了訊號,清軍的騎兵立刻趕了過來。
100米寬的冰面,日軍的佇列長度在300米左右,此時已經有100人左右的日軍走過了冰面,到達了陸地,還有一部分日軍留在對岸,沒有走上冰面。
第一批走過冰面的是第十八聯隊下轄的第二大隊的第二中隊,他們在發現冰面破裂之後,中隊長山下野就想到了清軍可能會有後續部隊前來襲擊。
山下野命令各小隊依託河岸的地形構建防禦陣地,於是在河岸附近的土坡上安裝了二挺馬克沁重機槍。
遠遠地,山下野看見了清軍騎兵濺起的煙塵,經驗告訴他,清軍的騎兵距離這個山坡陣地只有四百米的距離,這樣的距離對於高速行進的騎兵來說,只需要不到三十秒的時間。
山下野隨即下令,機槍手準備,他知道,面對騎兵的時候,射速相對較慢的步槍是很難發揮作用的,這些高射速的機槍才能給騎兵以最大的殺傷。
突然,一個機槍手慘叫一聲,抱著右手倒在了一邊,一顆子彈打斷了他的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