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就立即摟脖挎膀親親熱熱地認下親戚。
而對蕭家的暗自排斥,接人的隊伍中另位蕭泓得跟著曼雲喊舅舅的勒末族人達日卓就表現得更隱澀也更固執。這位四十來歲的胡人是曼雲外祖杜恆城將軍收的義子之一,他的態度可能意味著在莫支夫人身邊還有著一群人並不算太歡迎來自蕭家的外甥女婿上門。
蔣氏緩過了初見面的悲喜交加,開始一路上惴惴不安地向著要往烏梁海去的小倆口細講著各種禁忌。
“現在我們在蘇穆沙洲裡的隊伍大約三萬人左右,一多半是當年燕州殘部,剩餘有近些年從燕州逃出來的平民,清剿收編的馬賊……胡漢相雜的人數雖說差不多一半對一半,但在邊地日久很多事更偏重胡俗。阿孃……婆婆當初在虎崖口曾乳傷兵深得部眾敬重,許多人不分老少都直呼她‘阿孃’,有虔奉信眾深信她是得了度母點化而身具異力……度母,你們曉得度母嗎?”
曼雲的手指緊緊地跟蕭泓的繞扣在一處,鄭重地點了點頭。男人此前沿路為她惡補的課程,果然還是極有用的。
她小聲而又流利地回了蔣氏提出的幾個問題,換得了一個欣慰的笑容。
“你們能提前學了些,真的不錯!若是還有什麼不大明白的規矩禮節,跟著我做就好。來自不同部族的人聚攏在一起,最先要求的不過是個相互尊重而已……”(未完待續。。)
第275章 故人重見
荒無人煙的戈壁灘黃沙茫茫若沒有熟悉的嚮導引路,根本就辨不清行進的方向。
沙洲地表蒸騰的高溫夾上舅母蔣氏謹慎囑咐的碎碎念,不禁讓曼雲越近目的地,越繃緊了身子,持韁的手心沒底氣地直冒汗。
曼雲偷眼兒瞅了瞅蕭泓。只見其人倒卻是很是樂呵地在馬上顛著,嘴裡倒著才向杜歡學的幾句胡語,忽高忽低較著音直讓表哥評定。
“烏梁海!”,行在最前方的馬匹停步在了沙巒上,靜靜矗立等待著後隊跟上。
周曼雲緊催了馬匹幾步,搶身而上帶著點興奮。接著,她立即就失望了。
大片的深翠遙遙地凝在天邊,在沙丘之下初現的草叢挑染著青黃象是正啃咬著沙地的蘚。
“倒退回一二百年,我們這兩天走過的那段沙漠也是上好的草場。不過邊關胡漢相爭的戰事頻繁,漢人勝的時候就拓荒種地,而胡人贏了就又重將耕地復做牧場。相互燒來掠去,夾在中間的緩衝帶在所難免地就禿了。”,蕭泓靠在妻子身邊沉聲說明。
小夫妻倆交談的聲音並不算大,但還是讓立在一旁的達日卓稍扭了下頭看了過來,目帶審視。
十年前無奈地離開燕州,也脫開了陳朝的管轄,並不意味著他們這些流浪的人對中原事一無所知。景國公蕭睿進了景王,在洛京重立了個小皇帝的事,在早前已透過渠道送到了塞外。
誰會相信景國公的嫡子只是帶著妻子來探望外祖母莫支夫人而別無目的?
莫支夫人已經七十高齡了,由她領軍集結在燕州邊境外的杜氏殘部現在本就在糾結著將來何去何從。有一部分想要自由的做化外之民,想將所有人凝組個新的草原部族,索性不管陳朝還是瀚國,自溯河而上到更北的地方立足開國。但更多人。卻是想回燕州,達日卓也是其中之一。
不過按著父祖輩和自身的經驗,幾代景國公管著的燕州有些過於苛嚴。鐵血無情的景國公之名在草原上是可以止了小兒夜啼的。
覺察到有目光巡過臉上,蕭泓別過了頭寬和一笑。如意料之中,剛才暗地觀察著他們的中年大叔又一次冷哼一聲,彆扭地驅馬跑到前邊。
馬蹄噠噠翻騰。斑駁的草皮漸漸連成了整片,無邊無際。鮮嫩芳草漸沒蹄,在每一記蹄鐵的敲擊中都透出了沁心的香。駿馬比駕馭著它們的主人更加靈覺,無須揚鞭相促,相互競逐著向著被引領的方向撒了歡兒地奔跑,仿似不知疲倦。
漸行漸近,隱帶著大澤水氣的清風撲面而來,遼闊草原上翻起了層層綠浪。白芍金蓮,藍鴿紅蘭。各色野花成堆成片地簇擁在一起,在陽光下爽朗地笑得前仰後合,帶著無法抵擋的熱烈席捲而來。
一弧碧藍終於呈現在了眼前,寧靜遼遠,與天相接。
在明淨湖澤的岸邊,有座寬大潔白的圓帳高聳著,帳頂揚起的彩絛拖著長尾在風中飄搖,而專奉祭祀的大帳周圍。一群用於居住的小帳緊密地如星拱衛在側,不離不棄。
空中彷彿凝著安詳肅穆。曼雲跟著大夥兒翻身下馬,誠惶誠恐的腳步有些遲疑,抱著大把野花的手也不由地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