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在佛家則稱為迴向。
怒勝思。對於患得患失、思慮過多的人,應該克服小家子氣,學會金剛處事,雷厲風行,不要婆婆媽媽,孬裡孬氣。沒有必要擔心的和明明知道自己不必擔心的就要放下心來。要主動鍛鍊自己的自控能力,虛下心來隨緣行事,趕快學習,沒有必要胡思亂想的不要想。不要認為沒完沒了地胡亂思考是好習慣。其實它是自心難以自制的不良習氣。
喜勝憂。當一個人憂愁的時候,要注意開朗、開闊胸襟。要學會良性心理暗示(即良性作意)。這樣就形成良性迴圈,否則就會惡性迴圈。
思勝恐。當一個人過分恐懼的時候,要注意定住心神。要理智。同時要學會分析情況。如果問題能解決,就趕快落實執行,去解決。如果解決不了,就暫時放下,恐懼並沒有用。而且要堅信只要自己真正努力,合乎道德法制規則,那麼以後一定會結出好果子來的。
《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惔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大意是說,我們的胸襟合於宇宙虛空,處事樂觀、豁達、中道,人體內的真氣(正氣、元氣)就會調順;精神內守,情志平和而不偏頗,身心就會很健康而不容易得病。
2006年10月10日於北京
03·治療
中醫文化隨筆03·治療
關於治病,內經中有這樣的說法,《黃帝內經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