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外界邪氣的為陽氣;性質主靜、功能側重於營養人的身心的為陰氣。所以,我們注意不要暴飲暴食,而應該合理飲食。
那麼如何合理飲食呢?
《黃帝內經素問·生氣通天論》:“陰之所生,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於酸,肝氣以律,脾氣乃絕。味過於鹹,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於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於苦,脾氣不德,胃氣乃厚。味過於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有天命。”
可見所謂合理飲食,就應該“謹和五味”,而不是對飲食的味道有所貪著。因為中醫認為,我們人體內陰氣的來源主要依靠食物的五味,來給養人的臟腑器官。但是,如果味道過於偏頗,反倒傷害人的陰氣,從而傷害人的臟腑。酸入肝,少吃補肝,但過於吃酸的食物,肝氣就會受到抑制,從而消損脾氣(中醫認為肝克脾);鹹入腎,腎主骨和納氣,少吃可以補腎,但味道過於鹹,反倒對骨骼的健康發育有害,也減損人的納氣功能,容易出現氣喘,從而也影響到人的肌肉的發育,心氣的功能也受到制約(中醫認為腎克心);甘入脾,少吃可以補脾,但偏於貪著甜食,反倒傷害脾臟的正常功能,從而傷害腎臟,使得腎納氣功能減退而不均衡,表現為心氣喘滿,面色發黑。如果味道過於苦,那麼就難以醒脾,脾臟不能很好地健運飲食,使得胃氣有所積聚。辛入肺,少量辛可以促進肺的機能,但過於偏重辛的食物,就會使得人的筋脈由於辛散太過而表現為鬆軟無力,使人感到精神乏力。所以,我們應該適當地進食五味而不要有所偏頗(地域性飲食除外)。這樣才能骨正筋軟,氣血正常流通,腠理嚴密,才能使骨氣上等發育,合於養生之道和大自然的規律,延年益壽。
《黃帝內經素問·五常政大論》:“谷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這句也是說,飲食五味要合理而不可過,否則會傷害人的正氣。
所以,中醫進而提倡飲食要清淡為宜。所謂清淡,首先是指五味不要過於偏執,明·王三才《醫便》:“偏之為害如此,故上士澹泊,其次中和,此飲食之大節也。”
另外也不要過於貪著飲食而食用得過飽。梁代醫學家陶弘景在《養生延命錄》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開,年愈壽;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損焉。”
飲食有節的觀點與佛學也相通。佛家講“不貪”,不貪飲食也必是其中的一項。這樣才是“謹道如法”,從而“長有天命”。
2006年10月8日於北京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02·情志
中醫文化隨筆02·情志
中醫認為,人的健康與心神有一定的關係,而影響心神的是人的情志。《黃帝內經靈樞·口問》:“心者,五藏(髒)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憂則心動,心動則五藏(髒)六府(腑)皆搖……”大意是說心是五臟六腑的主宰者,悲哀愁憂等情志活動影響到人的心神,人的心神不穩,就會影響到臟腑或身體的機能。
那麼,是如何影響的呢?《黃帝內經素問·五執行大論》指出:“怒傷肝,悲勝怒……喜傷心,恐勝喜……思傷脾,怒勝思……憂傷肺,喜勝憂……恐傷腎,思勝恐……”怒傷肝,經常嗔怒的人可能會導致肝氣鬱結(如腫瘤)和肝陽上亢(如高血壓)等疾病;喜傷心,過度興奮和追求刺激可能會導致心神狂躁(如癲狂)和心氣不足(如早搏一類的心臟病)等疾病;思傷脾,過度憂思則容易導致脾臟的運化不力(如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消化不良)等疾病;恐傷腎,過度恐懼則導致腎氣消損(如遺尿)等疾病。所以我們平時應該注意保持情緒的穩定,心神要穩。其方法除了佛學上說的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主動禪定外,中醫中還有相應穩定情緒的方法。
這些方法是:
悲勝怒。當一個人有了很大的怒氣時,可以用“悲”來作意克服。例如可以想一下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將心比心,換位思考,可能就會制怒;也可以用慈悲、同情心來作意克服,慈悲、仁慈、同情心(憐憫心)是佛家常用對治嗔怒的方法。
恐勝喜。當一個人只圖一時的快樂而過於追求刺激的時候,應該想到後果,想到快樂的不永恆,這樣追求刺激的心就會放淡。當一個人沾沾自喜、驕傲自滿的時候,不妨想到自己的功勞應該歸屬於他人,自己還應該前進,或者用這些成績去幫助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驕傲自滿,要意識到驕傲的人未來一定要落後和失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