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來,也算勇氣可嘉。朝廷亦可酌情封賞、重用。
此外,荊州之戰雖是我軍大捷,其中缺憾瑕疵亦不可等閒視之。臣自領兵南歸以來,有幾句話如梗在喉,不得不言。若有不妥之處,還望陛下恕罪。
微臣以為,偽清虜廷雖為化外生番勾結漢奸敗類而成,橫徵暴斂、戮我人民,與禽獸無異,可終究自成一體、法度嚴明,偽官偽將各安其位,違天道而不失如臂使指也。反觀我朝,兵將雖多,卻是派系林立、相互掣肘。不少軍鎮竟至各自據守一隅,為蠅頭小利而同室操戈。長此以往,則國力不能使於一處,朝廷號令亦不得通達。此番北征,已初見端倪,他日韃虜再度南侵,我朝又如何以離心之軍應對同心之敵?
再者,此一戰,我軍陣斬偽智順王尚可喜、偽續順公沈志祥等,全殲其軍兩萬有餘。此乃虜廷多年不曾有之奇恥大辱,其朝野上下必定震驚非常,報復之日也必定不遠。故而朝廷應早行籌劃,以備來日戰事之需。微臣不才,也願聊盡綿薄之力,有兩點拙見謹供陛下御覽。
一則適當擴充戰備,揀選可戰之軍鎮守新得之地。興國侯等統御之忠貞營,多為百戰精銳,可進駐荊州,為我朝北面之屏障。王光泰、鄭四維兩部反正之軍,亦多沙場老卒,朝廷可將之改編,新建軍鎮,與某部可靠之兵共同鎮守嶽州一帶,扼守湘北咽喉。微臣麾下兩萬大軍,雖新近北征歸來,但只需略做休整,補足兵員,亦可隨時聽候陛下徵召。
二則整肅調整湘北兵馬體制,擇選一可靠得力之將,總領辰州、嶽州等地軍務,以使上下同心、排程有序,應對他日南侵之敵。
……
寫好奏摺,龐嶽又附上立功者名單,與繳獲的部分戰利品以及尚可喜、沈志祥等人的首級,派人一道送回衡州。
…………
數日後,荊州大捷的戰利品抵達衡州,引起城中軍民轟動。
尚可喜、沈志祥、喀喀木等人的首級,鎏金鎧甲,繳獲的清軍旗幟等物,由專人押運著在城內巡迴展示,每到一處都引來無數百姓圍觀指點。茶館、酒樓的臨街座位更是千金難求。
年初,多鐸曾率軍包圍衡州,給城中以莫大壓力,也讓全城軍民深切感受到了滿清軍隊的兇惡。如今,滿清的一王一公以及多名總兵級戰將盡皆授首,帶給百姓們的卻是強烈的震撼與精神上的極大鼓舞。原來傳說中三頭六臂一般的韃子王爺也不過如此,號稱以一敵十的滿清大軍居然也被弄沒了一兩萬。
城中軍民歡欣鼓舞,隆武帝與眾閣臣卻在面臨著新問題。
問題的癥結便在於龐嶽向隆武帝提出的那兩點建議,即用忠貞營進駐荊州、改編鄭、王部降軍以及任用一將總領湘北軍務。其中又以第一項與最後一項的爭議最大。將荊州交由忠貞營駐守,在一些閣臣看來,無疑比割地給滿清還要更屈辱。而設一將總領湘北軍務,顯然又是龐嶽野心的昭然若示,自己妄圖攬權卻又無顏直說,只得用這等假惺惺的手段。
隆武帝倒還好些,他對聯合農民軍抗清的策略向來是支援的,因此對第一項也並不怎麼牴觸,第二項亦是如此。關鍵是最後一項令他多少感到有些不舒服。正如某些閣臣所言,龐嶽雖並未直接要權,但若是將他在奏摺中的幾點建議結合起來看,其意圖也不難明瞭,就是希望朝廷給他光明正大收編、節制鄭、王兩部反正軍的名義。(未完待續。。)
第五十章 奏凱旋龐帥得子,聞喜訊三軍開顏
如今大明各軍鎮中,無論是兵力還是戰力,湖廣鎮都堪稱翹楚,水陸軍合計已超過三萬。已有此實力,龐嶽卻依舊想要擴軍,無論說得多麼委婉含蓄,總歸會讓人感到不安。眾位大臣是如此看法,隆武帝自然也難以免俗。
但若要拒絕,隆武帝卻又感覺找不到多少理由,因為龐嶽在奏摺裡陳述的那些弊端也確實存在。湖廣鎮目前的實力在大明諸軍中雖是不錯,但以當前湖南各軍鎮離心離德的情況來看,將來龐嶽是否還能憑著手頭現有的一鎮之兵力狂瀾就很難說了。沒有足夠的兵馬,又何以支撐他日的戰事。
既要應對滿清來日的南侵,又要保證湖廣鎮的實力不會在短期內膨脹到失控的地步,辦法當然也有。若是能多幾個像龐嶽那樣的可用之將,一切也就會迎刃而解。只不過可惜的是,龐嶽只有一個。其它各鎮總兵,要麼是一味趨利、心機難料,要麼便是忠誠有餘而能力不足,都難堪大任。
兩天之內,隆武帝與眾閣臣們進行了多次商討。
忠貞營進駐荊州一事雖遭遇了不小阻力,但由於朝中實在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