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專家眼睛可是雪亮的。”
何慧慧認為秦美珍的意思是為了走了林伯雄的門路,先獲得軍方的青睞,以影響國防部的評價。
秦美珍笑著說道:“我們老賀對這款裝甲有十足的信心,今天之所以跟各位說這麼多,是有個不情之請。”
“什麼不情之請啊?”姚麗麗微笑著說道:“只要我們林家能夠辦到的,我們都會盡力幫忙。……但是我們也有個請求,這款裝甲效能如此優越,是否在上報國防部的時候,先允許我們林家購買幾套,錢我們是不會少的。你知道的,隨風、隨龍、隨真他們都已經到了裝備二級裝甲的時候了。”
秦美珍心裡暗喜,臉上卻沒有透露出一點:“麗麗你總是太客氣……我的不情之請就是想要讓幾個小哥幫忙試一試裝甲效能……要是覺得好,每個人送一套也是行的,談什麼錢?”
三個妯娌簡直喜出望外,每一款裝甲都價值不菲,而這種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開創性裝甲,在沒有推廣開來的時候,也都是天價。而且也往往是有價無市,更不要說有人送了。
當然依照姚麗麗等人的智商,自然也是嗅到了這背後的刻意交好的味道,但是作為華東市最大的家族之一,也是需要結交其他的家族的來給抬轎子的,沒有人情,水火不近,那種假清高有什麼用呢,只能顯得孤傲一些罷了?
在咖啡館裡,四個人相談甚歡,隨後秦美珍約定時間到林府拜訪。
但正如熊鶴鳴所說的,一款裝甲的製作絕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華東市裝甲研究所的各個科室經常燈火通明直到深夜。
不少穿著白大褂的研究人員拿著記錄本穿梭在設計室和試驗場上,記錄各種資料,輸入到光腦之中。
而科室的小頭目經常因為對資料的看法不同,吵得天翻地覆,最後計算中心拿出計算的數值,又把兩個人的猜測全部推翻了。
一切再從頭來過。
因為機構人員龐雜,各方面的負責人能力性格等方面的差異,裝甲研究過程簡直如同打仗,而且有時候熊鶴鳴也不能判斷誰對誰錯,所以各種資料需要反覆計算。
林文的研究當然也不是一帆風順,兩個月來,堂課上所有時間都來學習粒子武器的原理,而晚上則泡在裝甲實驗室裡反覆設計能夠生髮為粒子武器的**金屬基因機構。
**的金屬基因結構當然不是林文首創的,實際上五級裝甲以上很多經典款式都有可以隨時生髮和消融的盾牌和長槍。盾牌和長槍所需的基因自然是人體自單細胞的遠古祖宗到現在,都沒有進化出來的。
只能選擇使用**金屬結構。
而林文在一級裝甲裡也使用過**金屬結構,就是紅魔裝甲的頭盔和光復者隱藏在靴底的短柄小刀。
但是不管是盾牌還是長槍,都是相對簡單的冷武器,只需要一個基因片段就搞定了,所以其實也並不常用。
如果要是粒子武器就複雜得多,足夠複雜的造型和機構,需要恆定的能量供給,難度何止超越了千倍?
在不知道崩潰了多少次,林文認識到**的金屬結構生髮出粒子槍和粒子炮,以目前的水平幾乎等同於痴人做夢,但並不是行不通,只能簡化了。
林文得到的啟發是班長杜菲菲帶來的一本《粒子武器》介紹,對於現在流行的熱武器並沒有過多的介紹,反而詳細介紹了一款粒子刀,這款粒子刀現在依然是戰場上的主流武器,甚至帝國的許多重型機甲也裝備著。
為了適應戰場上極為惡劣的環境,這款粒子刀內部構造相對較為簡單,只有一個能量轉化器,把能量塊的核子能轉化為粒子能附著在刀身上。
雖然構造簡單,但是卻足夠堅硬和鋒利,幾乎沒有它斬不斷的東西,也沒有能夠砍斷它的東西。
唯一的缺陷就是耗能較大,一個能量塊只能夠支撐它十分鐘的戰鬥時間。
當然這還不是主要問題,主要問題是耗能大,整個裝甲裡執行的能量流就大,能量流加大,意味著會對人體基因造成過度的負荷,而過度的負荷又意味著裝甲的穩定性下降。
按照現在的評判標準,一款不夠穩定的裝甲就是失敗的裝甲。
林文非常苦惱,已經快到放假的時候了,但是因為**金屬結構的延遲,已經設計好整體框架的新型裝甲還只是一副三維數字圖形,並沒有人著手去製作。已經等不及裝備新裝甲的方南簡直把林文的耳膜都嚷嚷穿了。
“去幫助我到後山清掃垃圾!”方南找到林文,拉著他的手不客氣的說道:“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