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部分

景善(1820—1900),滿洲正白旗人,由翰林院學士,累官內務府正大臣,於光緒二十年(1894)退職家居。因居高官,又與慈禧家有戚誼,故知朝中事最詳。慈禧出逃前事,景善聞於文年,文年為朝臣,知事頗確。上述事件記下的當日晚上,景善為其子恩珠所殺,日記至此輟筆。最後一句話是:“奴僕星散,至無人為予治晚餐。”覆巢之下,已無完卵。

作為最後應召三軍機之一的王文韶,也有對慈禧出逃的記載:

我於上日即二十日,共召見五次。至亥刻見面,僅剛、趙兩人。太后雲:“只剩爾等三人在此,其餘皆各自回家去,丟我母子二人不管。爾三人務須隨駕同行。”並諭我:“汝年紀太大,尚要汝吃此辛苦,我心不安,汝可隨後趕來。趙、剛素能騎馬,必須隨駕同行。”我復奏雲:“臣必趕來。”皇上亦云,汝務必要來云云。至夜半,猶說不即走。豈知天甫微明,兩宮已倉猝出宮,狼狽悽慘情形,不堪言狀。

王文韶於二十一日入城,因後門、東華門關閉,不能回宅,故借宿一夜,於二十二日寅時步行出西直門,行七十里,至貫市住夜。二十三日行四十五里,至居庸關住宿。二十四日至懷來縣城,趕上了慈禧的大隊人馬。追敘王文韶的行程,目的在於重現歷史真實。王文韶畢竟是慈禧出逃前參與議事的三大臣之一。另二人剛毅與趙舒翹,一病死於西狩途中的侯馬鎮,一被賜死於西安,因而沒有留下關於慈禧西狩的任何記錄。王文韶的記錄,變得彌足珍貴。

嘲笑慈禧是沒有意義的。但老太太怕人嘲笑,或風聞某些傳聞於她皇太后的面子有損,也曾特於闢謠:

三、天網恢恢“罪”與“罰”(2)

端王和瀾公勸我馬上就走。他們還建議我偽裝成別人出去,這叫我很生氣,就拒絕了他們。迴鑾以後,有人告訴我:外面傳說我離宮的時候,穿了宮中一個老媽子的衣服,坐了一輛破騾車,而那老媽子則穿了我的衣服,坐在我的轎子裡。我奇怪是誰編了這些故事。

與上面所引資料相比,慈禧向德齡揭示的流言,固然有“編”的成份,但老太太分明在遮掩當日出逃的狼狽。既然承認了“逃”,忙忙如喪家之犬、匆匆似漏網之魚,都是常態與常規,諱亦無用。

女人,自以為是的女人,權欲膨脹的女人,原來也都跳不出虛榮。國都誤了,家都破了,不作絲毫檢點,反而在一件老媽子的衣服上絮叨自辯,足見人無出息,國無出路。

當慈禧太后偕光緒皇帝逃出北京時,數月前、數日前還高喊“扶清”的義和團,在糟害大清之後,小膽的散了,逃了,大膽的正在城中、宮中大肆搶掠。我們仍然引用德齡的回憶:“她(指慈禧太后)所不能帶走的大批東西,後來都統統被掠空了,先搶的是拳民,其次就是洋兵。” 德齡的回憶之所以可信,主要是因為她的資料大多來於庚子之變的目擊證人。

在慈禧一行出逃的前一天,即光緒二十六年七月二十日(8月14日)早晨,八國聯軍已經從東直門(俄軍)、朝陽門(日軍)、東便門(美軍)、廣渠門(英軍)多路突破,打入北京城。入侵者的首要使命是解救使館區,所以各路軍隊入城後,即迅速向東交民巷集結。最先是英國軍隊於當天上午抵達使館區,接著在下午四時半、五時半美國、俄國、法國的將領也帶兵進入使館區。就在聯軍大部隊相繼進入北京外城、內城的時候,慈禧太后與光緒皇帝還在紫禁城內召開最後的御前軍機會議。

我們不妨提出一種假想:入侵者如果以滅亡中國為目的,完全可以不先向使館區挺進——使館區的館毀人亡正好給他們毀滅中國增加口實;改而包圍紫禁城,則慈禧、光緒皆為臣虜。因為,經過聯軍的圍城炮轟,不論野戰軍性質的武衛軍,還是武警性質的御林軍,都已經潰不成軍,如鳥獸散。七月二十日這一天,皇太后、皇帝連私人保鏢都跑光了!

不是敵人慈悲,要放老佛一馬,實在是聯軍預設的戰略目標裡沒有劫主滅國的任務。

能跑的,跑了。不能跑的,任人殺戮。

惹禍的,溜了。北京城的無辜百姓身被奇禍。

八國聯軍在北京城實施著兩大戰術計劃,一是殺人,二是劫財。

北京不設防!完全失去了軍隊保護的北京平民,面對全副武裝的八國聯軍,自始至終,都只能用四個字加以概括:任人宰割。

中國近代愛國主義史學家終於又撿到了最典型的愛國主義教材。翻展這些充滿愛國激情、充滿反帝義憤的教材,真的讓人慨嘆: